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析小学校园景观设计

作者:宋 霞




  [摘要]本文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促进儿童素质教育为目的,将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办学理念反映于校园环境上,进行了校园地面景观文化优化设计与表现,在尊重校园环境、文脉的前提下,营造一个促进儿童身心发展,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美校园环境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文化 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建设。旨在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如校园景观、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校园景观文化处于校园文化的表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因此,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使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一)校园景观文化的含义及现状
  
  1 校园景观文化的含义。校园的景观文化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有序的、有文化品味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校园景观文化的意义包括下列内容:①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公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景观的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②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校园景观文化强调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③设计的互动:校园景观文化强调环境的改良和设计的互动,这意味着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能够体现各类使用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和谐与统一;④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彼此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追求校园建设的和谐。
  2 小学校园景观文化现状。在我国,诸多小学校园面积小的现实,让领导人士都在空间上动脑筋建设学校的景观文化,而忽视了地面景观文化的建设。其实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他们可以发现地面上微小的蚂蚁,却很难看到墙角处的蜘蛛,这是由其身体发育,自小活动的习惯所决定。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征决定了只有亲身的参与,才有更深刻的记忆,才能理解教育者的意图,感受到景观本身所具备的教育性。如何建设校园地面景观文化。不仅仅是对学校整体景观文化的一种有效补充,也是解决小学校园面积小的问题,这是对校区景观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考。与此同时,将校园的地面景观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观赏性、活动性、教育性相结合的特征,形成动态的校园景观文化更是体现一种尊重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的要点
  
  现代的教育理念为“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特殊场所,不仅仅需要特定的、蕴涵着思想性、教育性的景观,更需要学生可以有兴趣参与的景观文化。
  1 内涵性。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人与环境的认知整合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等,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如果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便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设计。
  2 功能性。校园景观文化建设重点是营造育人的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性首先体现为实体性,即多提供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景观空间,以这些空间为接点整合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次,表现为非实体的,指校园景观文化氛围的营造。优美的校园景观能形成积极的审美心理态势,专心致志进入学习境界。
  3 生态性。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生态性的表现是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为了实现校园景观文化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校园景观文化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学校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在校园景观文化创造中,利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整体完善的生态校园景观文化系统。
  
  (三)校园景现设计实例
  
  以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园地面景观文化设计为例:
  1 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与建议,体现尊重与民主。学校是师生共同的学校,只有他们用心参与学校的建设,学校才有可能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例如举办一次可以充分发挥师生智慧与才能的校园地面景观设计大赛,让广大师生提出明确的目的与设计方向以及具体要求。
  2 地面景观文化建设中的“四忌”与“五要”。
  (1)地面景观文化建设中的“四忌”。
  一忌布局无整体。在地面景观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整体布局,才能够达到为校园整体文化建设添光加彩,反之势必会让人感受到凌乱无章,反而影响了学校校园的整体观感。同时,景观与景观之间要保持好距离,这样即保证了景观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又保证了学生有参与活动的空间,为学生的活动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忌作品无名无姓。将精心挑选出的师生作品,通过对总体布局后进行制作,并将设计者的个人资料写在景观旁边,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人的尊重。更能体现一所学校在对知识的追求中的严谨与教育理念开放。
  三忌颜色无美感。在色彩上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色彩来进行对照分析,如果校园中冷色较多,那么地面景观的色彩要适当活泼;如果校园中本身就色彩丰富,那么地面景观的色彩要与整体校园风格和谐。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多的使用三元色。由于放置在地面上的缘故,一是三元色在灰尘的覆盖下,很难展现原有的色彩;二是三元色在灰色水泥地面上会显得格外突出醒目。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视觉喜好特点,以亮色、粉色为主色调来进行设计表达。同时,在细节中还应注意:以线条为主要的景观图案要以单色为主要色调,以块状为主题的图案景观,要用大手笔的多色块来区分,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
  四忌设计无童趣。在图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喜好,过于成人化的图案对小学生来说,是无法真实理解的,必然无法受到学生的喜欢。小学生喜欢充满情趣的图案,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利用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