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讨

作者:杨 志




  [摘要]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结合职业中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多媒体的应用、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计算机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现状 措施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型的学科和我们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好其中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因此,改革中职学校现行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培养掌握现代信息处理工具、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对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和深造都有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
  
  据调查显示。有些中职学校,特别是大多数区、县、乡所在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材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重书本知识、重分数,忽视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导致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视野狭窄,创新意识缺乏。有些中职学校没有把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相联系的重要性提到一个实际的高度,在教学日程中。往往是多安排理论课,而实验操作课只是一种调节。导致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一些定义和常识,且强调其重点,把学生误导向学计算机是为了记一些理论知识,从而脱离了开设计算机课的目的——即学会使用这个计算机工具。这样老师和学生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的确记下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且能应付一些考试,甚至高考,但当学生面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时确是手足无措。
  在一些有充分的教学条件的中职学校,除了学校没有引起重视外,我们教师也只是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管自己上理论课,而上机操作却由实验员负责或者教师只备理论课、不备上机操作课,使中职学校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配角。使计算机教学只留于一种形式,一种赶时髦,学计算机的目的没得到明确,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学习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学科中,在面临21世纪的挑战面前,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让我们这些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和有关人员不能不深思。
  
  二、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措施
  
  (一)改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计算机教师,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如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就难以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也很难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者来说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素质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它突破了计算机与多种电教设备的界限,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根据需要可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形成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教育。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给学校日常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
  (1)采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是积极地寻求,还是消极地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心存厌恶的排斥。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比如在上计算机常识时,对计算机的过去历史学生不了解,运用多媒体电影录像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过去的感性认识,以增进对计算机历史知识的理解。
  (2)采用多媒体,引发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计算机编程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特别是女同学积极性更是难以提高。在这样的学习中,就谈不上能学到多少知识了,为此,现代的教育媒体可以提供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如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边教学边讲解,或结合前面所讲录像片,进行双管齐下,发挥一切可调动的力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究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
  (3)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视野。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内被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包括学生都要走出校门去寻找,去发现,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在这里又为我们架起了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网络。利用网络,在这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上定能找到一片属于我们的一片沃土,供我们汲取养份,供我们茁壮成长。如我们可以一改以往除实验课外都在一个地方授课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搬进多媒体教室。利用互联网把事先寻找准备好的相关教学内容按上网的方式快速地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领略。当然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外花的时间就更多一点了。这样从一个方面上就给学生以新鲜感,无形中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当然,多媒体的运用不是运用得多就是好,关键是要用“活”,避免多而滥,华而不实。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它更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我们老师服务,更为我们学生服务。
  2 课堂教学要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甚至是教材、学习目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多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如果计算机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化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说,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
  
  (二)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教学中,理论固然重要,如果只有丰富的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最多也只是“纸上谈兵”。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作为一门非主课,一般不会引起学生在学习上较大的重视,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仍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方法进行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绝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