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元连生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为创新思维准备必要条件,引发学生成功感,形成创新、思维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学习兴趣 拓宽知识领域 成功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社会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就个体而言,创新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江泽民同志也曾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与造就等都离不开创新。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
  如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创新能力,胜任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传统教育是把学生当成容器,只满足学会就可以了,施行的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嘱咐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似乎“听”了就是“学”了。学生脑袋成为书本知识的填充器,头脑中没有新问题,没有创造欲。而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要会学,而且会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先导,中学是推行和实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基地。为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内涵和责无旁贷的使命。第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兴趣。鼓励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努力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有兴趣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要求,随着兴趣的逐渐加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有兴趣的学不仅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形成稳固的学习动机,从而为创新思维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相反,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没有进取探索精神,就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断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完《几何》“比例线段”中的“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我告诉学生“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测量一座古塔的高度。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提上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就在每个学生有了自己大胆设想且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时候,我出示了课本上的例子。同学们经我的提示,一下子恍然大悟。结果既圆满完成了本题的教学,又巩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2 拓宽知识领域,为创新思维准备必要条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牢固的基础,免谈创造。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多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从而为创新思维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和牢固,比如,在讲“因式分解”中的“分组分解法”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及“公式法”,否则分组分解无法进行下去。我在学生能熟练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让学生大胆尝试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纵横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创新思维创造必要条件。
  3 引发成功感,形成创新思维的良性循环。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尝到成功的快乐,会使他们对学习、对老师、对整个学校生活产生愉快的情感反应。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遭遇失败,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并丧失学习兴趣,从而疏远老师,厌恶学习,甚至对学校产生反感。因此,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增强能力,获得成功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4 鼓励求异探索,培养创造能力。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有了丰富的知识并不能说明一定具有非凡的创新思维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积极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发明和发现,任何理论的创立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各种不同的解法,或在常规的解法上提出新颖的见解。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每个知识蕴涵的思维因素,提倡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如此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极大的可能性。
  总之,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