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

作者:谢丽萍




  体育院校同普通学校一样,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题之一。体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训练、生活、日常行为以及组织管理等。学生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训练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智商,更要具有较高的情商,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更要具有较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拼搏、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
  有效的学生管理是体校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什么是有效的学生管理呢?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管理才能称之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同学校其它管理内容一样,学生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管理者教育思想的支配和制约。那么要建立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就要求管理者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再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体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1 依法管理,以理服人。近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依法办校,依法治校,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同样必须遵循依法管理。
  首先,依法管理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人权。《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发布)中提到“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生无论成年与否,作为法律上的人格主体,都拥有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人权。保证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学生的人格和人身都不受到非法的侵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其次,依法管理还包括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发布)中对此有专门规定:“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高等学校依法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经过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并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因此,对于违纪学生,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必须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发布)中所要求的那样,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不能把违纪学生看作偷吃麦苗的小绵羊,可以任我们随意鞭之。必须按照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2 严而有度,以情动人。体校学生生性比较顽皮,活泼好动,纪律性差,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必须严格管理,但这种严必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以情动人,是“严父”之严,不是粗暴的喝斥。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无私的,寄予了无限期望的,严慈并存的爱,他才能心甘情愿的服从管理,从而使得整个管理的过程得以顺利实现。
  
  (二)体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方法
  
  1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体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体校学生因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大多自由散漫,自我约束能力弱,易冲动,不良习惯较多,单靠简单的说服教育,有时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严格的制度、铁的纪律和细化到穿衣吃饭等日常行为的一日量化管理来约束,再加以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2 建立健全以专业课教师(即教练员)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体校学生同其他职业学校学生一样,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课的思想,比较愿意接受专业课教师(教练员)的教育和管理,而文化课教师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时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在体校,除了教育学生,尊重文化课教师,重视文化课,提高文化素质之外,要想有效管理就必须确立专业课教师(教练员)在学生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政教处、专业课教师(教练员)、文化课班主任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3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有效的教育管理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情感,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以刻板的模式来管理,从而扼杀学生对解放天性的渴望。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客观行为表现,对教育管理的认同程度,科学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组织多种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寓教于乐。体校学生大多体质好,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们的业余时间,他们很容易受不良的娱乐方式诱惑。因此,组织健康、有益的业余活动,例如开展各种棋类比赛、板报评比、开放阅览室、微机室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既可以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又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因精力过剩,无所事事而出现的打闹、早恋、泡网吧等不良行为和由此所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
  5 开展心理、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管理除了将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用外界的力量来进行教育管理之外,另一方面还有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两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较好地完成整个管理的过程。而对于体校学生来说,大多因为没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自治力较差,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修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日常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教育,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有的放矢的教育方式,教会他们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达到由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自我管理的管理效果。
  总之,体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又必须掌握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放飞自己梦想的精神乐园,成为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