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寓职业指导于日常管理之中

作者:薛金水 符气叶




  [摘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必须将职业指导贯穿于日常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应有所側重。第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第二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高专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点,阐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所采用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指导 内容 方法
  
  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大学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要让毕业生有较强的竞争力,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往往对自己所学专业和以后的职业取向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便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大多数学校仅限于对新生举行一两次的专业教育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或是在毕业之前匆匆忙忙进行一两次的就业教育,职业指导普遍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指导效果。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应该是贯穿于各个教学和学生管理各个环节的系统教育,应该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高职高专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际,就如何进行职业指导谈谈体会。
  
  (一)侧重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职业兴趣
  学生刚入学时,对大学充满憧憬、好奇,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和就业方向知之甚少。所以第一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初步树立良好的职业观。这一阶段主要在第一学期。首先应该举行一次入学教育。入学教育重点应该让学生了解系和专业的情况,例如专业内容、专业优势,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重点可以谈谈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入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职业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爱好某种职业活动的倾向,每一个人的职业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都符合职业的要求,而职业兴趣又是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所以从入学伊始就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非常重要。第一学期一般还没有开设专业课,可以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讲授专业内容和专业特点,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例如对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我所认识的专业”来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可以通过请高年级同学作现身说法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可以组织参观实验室或观看有关专业的多媒体资料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学生参观工厂,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加切身的感受。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促进专业学习。
  
  (二)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开始学习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实训和实习量逐渐增加。在这一阶段,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高峰期。一定要教育学生把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同时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1 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要重视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完成相应的实验、实训项目,同时要求学生每学完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后都要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贯穿起来,针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一个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可以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件实用的东西。例如对电子专业,学完《电工技术》课后,安装万用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后,安装调试扩音机;学完《高频电子技术》后,安装调试对讲机等。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职业技能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
  2 鼓励学生形成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让学生在为周边社区和学校服务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技能。例如应用电子技术系学生成立了电器维修部和无线电协会,电器维修部负责学校和周边社区的家用电器维修,而无线电协会主要负责学校广播站和会议音响的维护。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这两个社团的同学既自己组织各种技能培训,又在各种电子电器设备维修中不断实践提高,成为学生技能锻炼的熔炉。
  3 要让学生尽可能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以赛促练。学校每年5月都组织电子技能节,为同学们技能大比武提供舞台;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或全省各种形式的电子技能竞赛,鼓励学生为成为技术能手而勤练,苦练,避免眼高手低。或者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不但可以学习到更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社会的实际需求往往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对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自觉学习专业技能。
  4 让学生多考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学生不要把“双证书”看成一种形式,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培养方向的一个标志。学生拿到了这个证书,实际上就表明了一种资格,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可以鼓励同学们考计算机等级证书、电工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制冷设备维修工、电子CAD等证书。
  
  (三)侧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进入第三学年,开始了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这段时间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又一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奏。这段时间应该重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就业技巧上下工夫。
  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学生实习期间与企业的接触更加近,更加能够意识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缺陷。这时,指导老师应该与工厂技术人员一起,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缺什么,鼓励学生尽快补充;同时,可以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继续考证,增强他们的职业准入资格。
  2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应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或者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毕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摒弃过去那种等、靠、要的安置型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不断调整自己过高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值。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 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技巧训练。可以请就业指导老师或者往届毕业生给毕业生介绍基本的就业知识和方法,也叫‘以请人力资源专家作专题讲座,或是组织别开生面的就业模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