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提高技工学校春季生数学教学综合效益浅探

作者:张桂英




  技工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笔者担任校春季生的数学教学工作,春季生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决定了春季生有其本身的特点:第一,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第二,春季生整体差生面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由于成绩欠佳,学习兴趣不浓厚,更为重要的,没有进取心、自信心。那么,面对春季生的特点,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综合效益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
  
  春季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数学成绩尤为突出,以笔者任教的2007春模具班学生为例,他们在初中时绝大多数是双差生,往往成为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初中,平时老师们对他们很少过问,听之任之,随其“自由发展”。可想而知,他们的数学基础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x÷”四则运算有的同学都不会,这给职高教师的数学教学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他们的老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关心维护他们,不能鄙视他们,让他们树立重新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乎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要以自己教学是否被学生认可为尺度,教学对象是不能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改变自己。
  
  (二)千方百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春季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如何培养春季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1 注意教态。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若教师没精打采,恹恹欲睡,怎么可能希望学生会兴致勃勃呢?教师绝对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带人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愉快乐观、满怀信心、热情真挚,只要教师真挚、乐观、自信、认真、幽默,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呆板、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师生在课堂上配合协调,学生多参与一些课题活动,促使学生不只是“听数学”,而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手脑并用,都有利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 以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具有思维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不少问题都可以和实际联系起来,如在教排列组合时尽可能举些实际的贴近生活的例子,如女排上场的阵容数目,亲朋进餐围桌而坐的方案,让学生学得高高兴兴,教师教得轻松愉快。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春季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未能随着知识的过渡而及时上升。暂时处于落后状态,而学生是否“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而多使学生“成功”是能让学生“满足”的最有效的途径。例如,课堂练习题的编排保持一定的梯度,使学生不至因梯度太大而无从着手。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即使学生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获得好的成绩予以肯定,喜悦的情绪日益加强。事实上,有许多班级的数学课上,批评太多,表扬太少。当然批评有时也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使用时应特别慎重,特别是对待春季生,由于在初中就不受人重视,被人瞧不起,感情特别脆弱,特别容易消极。在教这些学生吋,就更应该注意及时表扬和鼓励,并帮助他们总结出成功的原因和方法,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对新的更大成功的追求,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反馈,巩固落实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地位,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此,教师要通过设计教案,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调整。
  2 重视课堂点拨、提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当学生在回答某个问题或解题过程遇到困难时要注意及时点拨,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春季生数学之所以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参与意识和水平相对低是共同的。表现在:课堂上以“听懂”为最高目标,不肯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或怕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故上课时喜欢低着头;复习多是背公式、背题目,不会独立思考,不愿意动脑子,作业基本上是照例题“复制”或抄袭为主。可以说长期的低参与是造成春季生学习滞后的主要原因。
  3 上课讲例题要注意分析过程而非解题结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解决疑难问题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求解题途径,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都以综合法的形式书写证明步骤,并未写分析过程,但教师要用分析法,从结论出发,启发学生从未知看已知,逐渐靠拢已知,寻找解题途径。
  4 布置作业,量要控制、质要控制、时间要控制。针对春季生的特点,不能搞题海战术,应选择一些他们易做的或稍微有些难度的题目,布置作业的量要适度。由于他们还有许多专业课要学习,因此应先估计他们做作业的时间,以免使学生产生数学题目太多,时间不够,一抄了之的想法。故作业布置太多,效果适得其反。
  5 一堂课后必须总结归纳。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综合效益,每节课后需写教后感,总结每节课的成功和经验,并改进不足,以便下次的教学更能让学生接受。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特别是对春季生的数学教学,它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只要完成了程序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只要广大数学教师能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创造性地选择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就能提高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