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职校教师的使命、责任和宽容

作者:李化勇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世界在变,生活在变,观念在变,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在变。党和国家顺应时代潮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也就是说,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有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教师的丁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怎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记得文学大师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待我们去开发,等待我们去点燃他们创造世界的希望之灯。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个体差异、生活阅历、成长过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教师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理想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既孕育了人才之果的尊贵,又饱绽着桃李之花的甜蜜,更覆盖着成熟的娴静。成就事业,既需要执著者赴汤蹈火的勇敢,也需要义无反顾献身者的忠诚。这就是教师的事业,这就是教师的使命。
  职高的学生大都处在十六七岁的年龄,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而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又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诱惑,他们的模仿欲又太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又不高,对新事物有着十足的好奇心,总想试一试,尝一尝。还有独生子女的娇气,早已养成的坏习惯,文化课方面的差距,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加强教育,让他们慢慢地改正,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品位、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决不能放任自由、任其发展,成为无用之才。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应该如春雨滋润万物般,把好的思想品德、社会主荣辱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一点点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如何与同学融洽相处;要有集体荣誉感,有团队意识,知道奉献社会;教给他们如何走出情感的沼泽地,如何面对早恋的诱惑和侵袭——因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使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责任是一个最能激发人的伟大爱心的词语,崇高的责任感和爱心就是教师的第一天性。
  工作二十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四年,同想这“漫漫”的育人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而每到关键时刻,能够促使我提升境界、升华育人技能的动力源泉就是爱心和责任心。
  责任心使我变得坚强。面对再刁顽的学生,我也不会退缩、放弃,我会用爱心和恒心化去他心中的坚冰,以师爱和师德去感化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实现他思想的根本转变。因为,育人是我的责任,我无权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责任心使我变得平和。我不再年轻气盛,随便发脾气,遇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以更为妥善的办法解决问题。责任心使我懂得了宽容,能宽容同事和学生的过失,提高个人修养。责任心扩大了我的心胸,工作上更有激情和干劲。
  责任心使我拥有自信。当责任承担在肩上时,我有了一份自豪;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吋,我便从中获得了心灵的充实。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从教经验给予了我心灵的自信。学生向我们走来,责任也就向我们走来。面对新世纪创新发展的竞争形势,学习国家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更加重了我们的一份责任。责任感是我们心灵深处进发出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这种崇高的责任感最能激发人献身伟大的教育,电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是一种师爱的表现形式,要用宽容和微笑面对学生,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学生是鲜活而又有丰富内涵的生命个体。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就规劝,该谅解的就谅解。慈祥的面孔,亲切的话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眼神,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宽容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宽容是要求我们换位思考,去包容、去化解、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职业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职校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去浇灌,用娴熟的技能去培养,用真情的爱心去呵护,让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学会技能、走向成功,受益终生,职业教育才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开出璀璨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