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作者:张春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一)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实行了分组教学模式,在平面设计课上教者将每个小组定为一个小公司,公司里有设计人员,有平面设计师,还有项目总监。所以每次讲课时,老师讲解平面设计的项目设计方法,然后以一个客户的身份来安排每个小组的设计题目。上课后,为了给大家提提精神,教者就问:“各广告公司都到了吗?没到的举手!”同学们都笑了,异口同声地回答:“到了!”在讲到户外招贴设计时,告诉同学们户外招贴是一种瞬间的街头艺术,要在0.6秒之内抓住人们的视线,而且要完成信息传达的作用就像街上走过一位美女一样,达到100%的回头率。
  
  (二)鼓励——增强自信心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就是自信心差。在上中英文录入课时,让学生每节课都为自己定一个目标,要每天都有提高,只要达到了自己当天定的目标,就应表扬,对他们进行鼓励。如班里有一个学生,打字英文速度是班里最快的,但中文却只能打几个字,教者鼓励他说:“你看你的英文成绩是班里的冠军,难道你就甘心在中文成绩上落后于人吗?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练习,一定会超过他们的。”他不相信地看了看我:“我行吗?”“一定行!”后来他的表现一直特别好,到这门课结课时,他的文字录入成绩已经达到了每分钟60个字。
  
  (三)婉转——批评教育的法宝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指责、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中职校园中,由于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给一些中职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不健康的心态,一些学生对前途茫然,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四)启发——引导创造性思维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一计算机教学中主要以技能为主,平面设计这门课主要是结合实际要求进行实战创作,需要学生完全自主创意。为了拓宽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笔者对一个项目在讲解时总是先进行提问,然后进行大量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例如在讲解标志设计时,老师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标志吗,你印象中的标志有哪些?”同学们特别踊跃地同答,老师一看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就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标志设计的方法有哪些呢?想知道吗?”然后老师就开始大量的按不同类别分析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实例,最后让同学们总结标志的设计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补充。接下来,教师拟题目,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在本组中推荐两个同学说出他们的设计思路,在各小组中进行评比,看谁的思路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做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语言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学语言表面上看是口才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言如其人。”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职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深化理智,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