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谈比较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利芳




  [摘 要]应用文写作是技工学校基础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应用文体的特征、各文体之间的区别,能较规范地写出常用的文体,这是教学的关键。本文从比较教学这个方面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技校教育 应用文 比较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技工学校基础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理论课和技能实践课之间的一门特殊课程,这是由它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所决定的。能写作较规范的应用文,对即将走向职业生涯的技校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着重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在此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理论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跟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要写质量较高的应用文,首先必须有系统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的指导。在讲授写作理论知识时,我注意运用对比教学法。例如在讲解应用文标题时,拿其他文学作品与之对照,突出应用文标题的实用性、程式性等特色,从而使同学们注意拟好应用文的标题。在讲解应用文观点要直露的理论时,拿散文、议论文等与计划、总结等应用文比较,通过对比,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应用文的观点不能像散文那样含蓄隐蔽,也不需要如议论文一样用逻辑推理得到论点,它需要的是开门见山,一说即明的表达方式。对具体的应用文体,通过比较教学,也能使同学们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公告和通告,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被划为同一类,都是公布性的公文,两者之间的区别有:
  制发机关级别不同:公告的制发者一般是中央国家机关,如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主席、总理都要发公告;又如宣布国家领导人的出访,颁布法律、法规和法令都用公告。而通告的制办者一般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从发文机关级别来说,公告一般高于通告。
  公布事项的大小程度不同: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从事项的大小、内容的轻重来说,公告重于通告。
  传播范围不同: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范围很广,覆盖面积很大。而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应当遵守或众所周知的事项,不需要面向整个社会传播。从范围上说也是狭窄多了。
  写法不同:公告一般是开门见山,直叙其事,不用开头和结尾语,也不用说明和议论,内容单一,篇幅简短。通告,篇幅相对较长,内容相对复杂,既要在开头写出发布通告的原因、目的、意义,又要在正文部分写出缘由、事项和结尾。
  公布的方式不同:公告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方式发布。通告除了公告的发布方式之外,还可以用张贴的形式。
  通过以上几点比较分析,同学们很快了解了两种公文的区别。
  
  二、写作指导中的运用
  
  在对应用文体写作指导中,我也注意采用对比法,这样就会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各文体的区别,不致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在指导报告和请示的写作时,要求同学们注意报告和请示在内容格式上的区别:请示的内容单一,而报告的内容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请示的目的在请求指示或批准,结尾常用“特此报告,请指示”、“请批复”等习惯性语句,而报告的目的在于向上级汇报情况,不一定要求上级答复,所以它的结尾常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等语句,不能用请示结尾那些表示请示的语句。同时,我也注意引导同学们用身边的例子来写作:班上有一同学在学校餐厅捡到一个钱包,主动送交学校。这件好事发生后,我引导同学们以这个题材写作一篇消息,另外以失主的名义写作一封感谢信。写作前加以指导:消息要注意其基本格式,反映新闻性等特点;感谢信要充分体现对方的可贵品质、动人事迹,在叙述过程中,要怀着感激的心情加以议论、评价,不能以空泛的道理代替事迹的叙述,必须实事求是,同时作为一篇应用文来说,文字要朴素,感情要真挚,篇幅不能过长。通过比较、指导,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
  
  三、作业阅评中的运用
  
  对于作业,以教师批阅为主,辅以同学互批。我在批阅作业时,注意针对同学们文中格式上出现的错误、语句表达不清等,提示正确的写法,要求同学对比应该选择何种表达。例如在写作经济合同时,有同学出现用词不当现象,如“近期完工”“好的质量”等。于是我在作业讲评时便举了一个因合同语句表达有误而引起的案件,说明签订合同要严肃认真,用词必须准确,同学们听后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就会注意认真地组织语句。在同学之间互批作业时,大家情绪极高,效果也很好。针对这种情况,不失时机地再次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要同学们拿自己的作文与批阅的对比,及时发现欠缺,加以纠正和补充,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印象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