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漫谈改革中的大学公共英语课

作者:徐开屏




  大学公共英语课教师怎样为培养具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作用,这是当前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热烈议论的话题。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普遍实践是,将过去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要求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来;将一直以来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组成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模式上来;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原来以评价语言知识,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英语教学改革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迫切要求。我们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第一线,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认真研究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把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一)大学公共英语课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大学公共英语课一般分精读课和听说课两大类。听说课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它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是明确的,重要的,但也是有限的。因此,精读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公共英语精读课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精读课的课文和练习包括词汇、语法、语言现象等方面的内容,是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要素。特别是由于精读课日益采用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学生还可以受到大量听和说等基本功训练。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他们可以学到正确的方法,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今后听、说、读、写、译达到平衡创造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入学时已学过2000个左右英语单词,已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具有一定读写能力的文、理、工等专业或学科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应该顺理成章地加强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干扰,在说和读方面往往容易套用汉语习惯。学生以往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语言训练,上大学后,很有必要利用学校丰富的声像资料和良好的师资条件进行纠音正调,这是刻不容缓的。目前普遍实行的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在这方面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课堂教学能够随时提供英语母语原声(图像)资料,学生可以做大量的英语听力,模仿(朗读)练习,进行大量的英语演讲,会话训练,这也逾越了过去大学英语教师在外语语音学意义上的差异或局限,而教师可以很好地发挥作为学生个性化,主体式学习的监控者,评价者的作用。教师有机会了解、分析、评价与纠正学生英语语音语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把好了第一关。学生只有在学好英语语音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词汇、语法、英语语言结构的内部规律,使听说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在以往的教学中,只重视语法和阅读教学,学生学到的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今天,社会发展对外语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加强听说教学,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上来。听和说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听和说的联系应该成为每堂课的主要教学活动。要上好强化听说训练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学生课前必须认真准备,充分预习,初步熟悉要上的课文,否则在回答问题时,或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某种见解时,要么张口结舌,要么信口胡说。课堂教学要有效地贯穿听说训练,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回答老师问话时就会感到有很多话要说,表达流畅,成为教学舞台上的主角。
  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我的作法是每次上课利用一刻钟让部分学生复述课文,或议论时事,报告新闻。每讲完一单元就做一次单元测验。内容包括单词听写、小段听写(听写材料也可以从教学光盘中编辑)、汉译英句子、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完形填空(cloze)和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地复习刚学过的词汇,短语,句型,语言点和语法。这样一来,学生感到上完课后非复习不可。通过复习、训练,持之以恒,就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达到准确,迅速,自然的程度,运用英语的程度也就会提高。
  快速阅读是训练阅读理解和阅读技能很好的练习,课堂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可安排进行一次。做完练习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当场互相批改,评分。学生做完练习之后就能及时知道自己的成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找出自己的原因。这样做对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可增强他们做练习的自觉性,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技能。
  
  (二)大学公共英语根本上是实践课,师生关系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
  
  大学公共英语课从根本上讲是实践课,而不是讲授课。因为英语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外语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要当好“导演”,必须要有严格的教学态度,课前必须极端认真负责地备课,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过充分备课,教师讲课就可心中有数,那些内容先讲、细讲;哪些内容少讲、精讲。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听、多说,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当“演员”,充分运用英语,努力进行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指导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为其将来创造性地学习打好基础。只有经过教师的充分备课和课堂上对学生的启发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主动,踊跃发言,专心听讲,成为教学舞台上的“演员”。
  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践者是学生,学生不说话是最大的错误。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进取心。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对学生是身教重于言教。只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学生也会认真地对待教师的要求,努力学习,这样就保证了教与学的全过程顺利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演讲,回答问题,讨论时出现的英语语言上的错误,除个别的大的错误需要当时纠正之外,一般的错误不必打断发言,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作归纳总结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