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亟待改善

作者:李志立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的改革,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但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主要实施者,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是否具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教师队伍已是职业技术学校实力强弱的标志。怎样发展壮大师资队伍,合理使用师资力量,这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问题。下面就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使用方面来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现有教师在职培训
  
  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可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例如当学校计算机专业和机械加工、数控机床专业招生人数增长较多时,安排一些年轻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学习,引导他们向计算机专业转行;安排一些机械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数控机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一些专业理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这样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有效地缓解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另外,对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还要注意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选派或轮派各学科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工人。
  
  (二)广开校门向外界吸引人才
  
  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专业的增加及学生增多,使我们必须向外界招聘人才。向外界吸引人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工作:
  
  1.优先招聘尚有余力的原技校退休的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悉技工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招聘过来发挥余热,对学校的师资紧缺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
  
  2.择优招用原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程师或技师。他们既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只是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将他们中间理论知识较系统、操作技术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请进校门,并集中对这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教学过程的突击培训,同时鼓励他们多听其他教师的讲课,以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3.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或工科院校吸收优秀的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督促鼓励他们多听老教师的讲课,积极组织他们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尽快提高这批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充实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三)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学校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一定要立足实际,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的设置情况。对于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优势专业,可以大胆地引进教师,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的,这方面的引进教师一定要慎重,否则,一旦该专业生源紧缩,必然会导致该专业师资闲置。同样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是这样,学校在扩大招生时一定要立足实际,考虑自身办学能力和固有的师资优势,加强专业建设,而不是大量地新开设专业。否则不仅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取胜,反而会因为有限的师资和物资被转移和分散,原有优势难以发挥甚至被削弱,进一步丧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师资培训、引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强化职业技能师资力量的同时,加强德、音、体、美育方面的师资,这对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否则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会使学生生活变得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健康成才,反而会使单向发展的技能教育失去丰富的内涵,单一的技能教育难以进一步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师德培训
  
  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平,要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必须加强师德培训,要把师德培训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同时防止在教师队伍中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