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适时运用名言典故提高高职哲学教学质量

作者:陈福华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上好这门课,既要在把握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又要在讲课的语言的风格上、感染力和说服力上下功夫。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素质相对薄弱的事实,注重在课堂教学上的语言艺术化、通俗化、趣味化上下功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长期的高职哲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适时、适度、巧妙地运用古今中外名言典故,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哲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高职哲学教学质量。
  
  (一)注重时间效应,把古代与现代结合起来
  
  哲理性强的名言名典不仅现代很多,而且我国古代文化亦颇为丰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言名典可谓浩如烟海。将名言名典渗透在哲学教学里,会使哲学变得鲜活而有趣,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讲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问题时,可引用古典:“塞翁失马,安知祸福”、“福兮祸之所倚”、“将与取之,必先与之”等;也可引现代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是成功者的财富”、“服务别人,快乐自己”等,通过运用谚语、典故,使学生在认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使学生理解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在讲到工作中要关于抓重点、抓关键时可引用名典。如“画龙点睛”、“擒贼先擒王”等。也可引用现代:“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等,历史典故寓意深刻,以言明理,对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水平都起很大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原理时,可以引用古代的如:“拔苗助长”、“南辕北辙”等,对哲理性的讲解,使学生们理解“欲速则不达”的深刻哲理及其涵义,也可引用现代的,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等。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比不上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联系讲解,使学生们正确理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哲学原理。
  
  (二)注重空间效应,将国内与世界结合起来
  
  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作为研究对整个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类在思维上具有共同生、相通性。尽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谚语、风格不同,但是反映的哲学道理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国内外的名言名典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从而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中,做到兼容并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1.在讲解主观唯心主义表现形式时,可引用国内的名典。如宋代陆九渊的“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明代王官运亨通仁:“心者,天地万物也”、“心外无物”等。也可引用国外的,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眼睁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奥地利哲学家马赫的“物是感觉的复合”等,使学生知道主观唯心主义在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作为学生不加以认真思考,会对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危害。
  
  2.在讲解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概念和特点时,可以引用国内的古典,如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时,西方哲学中有一种流派认为:“万物是一潭死水”。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万事万物从本质上讲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等,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形而上学的特点。
  
  3.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教材中的表述是:“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只有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启示人们要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眼光看问题。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这段话。把群星璀璨,人才辈出,风云变化的三国故事引入课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曹操以弱克强,官渡一战中打得袁绍仓皇逃窜,连连败北,最终被消灭……学生们边听边若有所思地点头。思维活跃的学生联系实际提出了他们的思考:“老师,我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很多同学盲目扎堆热门职业,不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就是没有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三)注重针对性,把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
  
  常言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真理不怕比较,真理不怕辩论,只有通过比较和辩论才能显示真理的科学性。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把反映正确观点的名言名句同反映错误哲学观点的名言名句加以比较,则更有助于学生们深刻理解哲学原理,从而加深记忆。
  
  1.在是否承认静止的问题上正确观点是:既承认绝对运动,又承认静止的存在,如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错误的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如古希腊的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人同一条河流”;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等,使学生们正确理解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2.在讲解什么样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时,要做到鲜明的对比,如正确的人生观: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我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着”、“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人生在民,吃穿二字”等,使学生在比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注重趣味性,把深奥与通俗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功能。在教学中,注重其趣味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有趣生动的评议,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加深印象、引发思维,从而化抽象为具体、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做到即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感到有趣、生动。培养学生的联系记忆能力。
  
  1.在说明质变、量变规律时可引用比较抽象和深奥的:“合抱之,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纳百川,无以致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也可引用比较通俗的:“强锯木断,水滴石穿”、“善不积,不足以扬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使学生能理解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内涵,教育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崇高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做起。
  
  2.在解释普遍联系观点时,讲“联系”这个概念时,讲述历史上“唇亡齿寒”的故事,说明虞国和虢国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的关系。接着引用比较深刻的,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可引用比较通俗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等,那么,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就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去探讨,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在哲学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巧妙地、艺术地运用固有哲理的国内外历史的和现代的名言名句,可以提高教学的可信度。让学生在以史为镜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源泉。而且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和行动性。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均有好处。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培养更多更好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