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贫困地区电大远程教育制约因素与解决策略

作者:况 山




  20 世纪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同时引发人们转变教育和学习的观念。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外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输送到我国尤其是西部的贫困地区电大,并同时实现远距离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同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地区电大实现远程教育的意义
  
  当前贫困地区电大比城市更需要信息化,长期受经济、环境、人文等条件的制约,这里的学校像城市学校一样建设完整、高档的校园网是不现实的,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更符合现阶段贫困地区电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贫困地区电大实现远程教育能有效地解决贫困地区电大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缩小现实存在的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二)贫困地区电大远程教育制约因素
  
  1.定位不明确。目前,由于受到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呈现了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即发达的华中、东、南等经济发展好,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科技普及程度高,劳动者素质高,远程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水平都较高。相反,贫困地区电大,自然环境较差,交通、通讯设施不发达,经济落后,教育普及率低,这些基础条件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电大经济的发展。
  2.基础设施落后。目前贫困地区电大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和网络教育环境的建设滞后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虽然贫困地区电大都极为重视校园网建设和网络教育基础条件建设,进行了必要的投入,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施过程缺乏规范管理,投入不足,总体建设水平偏低,已有设备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另外,贫困地区电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电大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发展。
  3.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的缺失。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大多数贫困地区电大校内学习支持服务不够完善。贫困地区电大对学生的学习力度支持不够。重视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重视不够。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和特点,学习过程中又缺乏对学生的连续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缺乏过程评价和激励:对学生的研究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技能和方法培训。
  4.教师的信息涵养不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大部分教师平时都能充分利用和使用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处理信息、获取信息的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广大教师对教学信息进行检索、加工和利用的意识较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差,可能和贫困地区电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足、教育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有极大的关系。
  
  (三)结论
  
  由于贫困地区电大和东部沿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差距,教育相对落后,远程教育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因此,发展贫困地区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应该立足于贫困地区电大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将发展前景、优势、难点、问题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远距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力求研究结果的科学、严谨,避免空谈,才能为政府实事求是地制定贫困地区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计划,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构建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平台、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健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实现集约化发展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等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包金梅. 边远贫困地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探究式导学的难点探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
  [2] 尹名生.电大远程教育在西部农村中的构建与延伸[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6).
  [3]陈继武.对西部地区发展电大远程教育试点实践的思索和建议[J].甘肃农业,2005,(8).
  [4]郑大伟.现代远程教育: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J].中国远程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