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校园网环境下的电子学习模式

作者:吴剑敏




  [摘 要] 网络学习所具有的资源丰富、呈现方式多样、不受失控限制等特点是传统学习无法比拟的。校园网环境下的电子学习是一全新的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师生组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学习过程多元化、多通道使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 电子学习 建构主义 协作学习
  
  今年来,学校的校园网迅速发展,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进行学习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来获取和学习知识。这种通过课程将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内容和人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基于Web的学习方式,称为电子学习。这种任命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溶入了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既能集中管理学生,又能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一个高效的结合。
  (一)理论基础。
  电子学习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与灌输得到,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自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简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校园网环境下,电子学习以学生、教师或系统、信息内容、学习环境作为四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致力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计算机、多媒体、校园网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学习目标。
  电子学习由传统课堂中的学生接受知识转向校园网环境下的主动建构学习,其目标在于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师生组合。
  在电子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学习模式都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的变化在于:首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授者,而且也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支持、辅导和激励的作用,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
  学生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作关系。竞争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校园网环境下电子学习的竞争可以通过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等级评比,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竞争的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虚拟环境,他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学习材料和资源的共享,及时交流,相互鼓励,以此来弥补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完成基于校园网络的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
  (四)学习过程。
  电子学习的学习过程取决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基于校园网络的电子学习,就要从校园网络特点以及传统学习的结合出发设计学习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资源建设。电子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体。这些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讲义、知识点相关资料、练习测试习题库、课外知识等。这些资源要有科学地组织和系统地管理,例如知识点的先后关系,讲义和适度的测试习题,这些要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完善学习资源,其中也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上传学习资料,为其他学习者共享。
  2.集中授课。这是继承传统学习的环节,是教师引导的过程。因为电子学习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特别是校园内的教学要有集中的管理,所以课堂授课还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电子学习的集中授课中,教师的授课内容要偏重于指导性、任务性、启发性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点。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在集中授课中体现,可以设计一些学习任务,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能领会课程任务,对本节课有整体印象,并对其中某些知识点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授课的时间要依课程科目的情况而定,一般不应多于传统授课时间的一半,以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3.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电子学习的主体,是个体自主认知的过程。学生通过网络客户端学习网络中的资源,网络资源建设的越丰富越系统,学生的学习的选择性越强,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自主学习形式相对自由一些,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即可,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总体结构上,而应具体的通过电子讲义、知识点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学习,并及时地进行练习,包括习题及实践练习。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强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的监督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可以对没有及时学习的学生进行警告。
  4.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协作的过程,校园网络平台提供的QQ群、论坛以及聊天室等功能可以方便学习与老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和实现途径。例如,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学习,也可以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合作化的交流学习,使学习者集思广益,对总是的思考更深入、全面,从多角度积极地学习探索。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交流的机会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网络教学平台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智能化答疑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且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回答重复性问题的工作。
  5.学习测试。电子学习同样要遵循巩固性原则,即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练习和复习,才能巩固所学内容,把握知识要点,从而达到透彻的掌握知识的目的。校园网络平台可提供多种途径的复习方式,主要途径是智能化测试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进行自主测试,通过系统阅卷的反馈结果进行诊断性学习。
  电子学习的这些环节并不是线性排列的,而是多元化多通道的。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设计学习时间及顺序,例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重复测试,可以同时与教师交流,不易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多次学习等,学习形式灵活性很强。
  (五)电子学习评价体系。
  电子学习评价体系,是要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统计评价。校园网环境下的电子学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等,因此其评价标准也有所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定量的作业、测验成绩的统计,而是溶入了新的计算技术的评价体系,例如,模糊集合论可以将学生学习成果的各方面的语言描述量化,进行科学地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具有影响力的数据,并做出统计及预测。由此可见,电子学习的评价体系能更科学地反映出综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立同.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杨威编.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赵鑫,高立同.构建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系统[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