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也谈农村职业中学英语教师、教材和教法的问题

作者:袁选选




  [摘 要] 针对当前农村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英语教材选订、教学方法使用等几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职业中学 英语 教师 教材 教法
  
  一、教师的问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真正扭转农村职业中学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理论,娴熟的教学技巧,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英语教师队伍。而我国目前农村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却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人数缺编。由于招生工作的不景气,造成了职业学校规模虽小但班额较多,专业不同、教材各异的特殊情况;而现在许多地方对职业中学教师的核编是参照普通基础教育执行的,这样就无形中造成了课头多,教师少的矛盾现象。往往一个教师要承担三四个班的教学任务,负担偏重。
  2.教学水平不高。主要体现为一是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死守固有经验,不重视教研教改。二是角色定位不准,教法选择不当,没有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仍旧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剥夺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三是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不够,发音不准,听力较差,无法利用简笔画、英语歌曲等愉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一个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四是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太少,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上网搜集教学资源,吸收外面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
  3.专业思想不稳固。受经济大潮的冲击,职业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出现了很不稳定的现象,农村尤为突出。由于教学任务重,生源质量差导致的教学成绩低下,使得职业中学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缺乏成就感,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有弃教从政的;有下海经商的;有想方设法挤进城市的;有从事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的;更有“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稳定的教师队伍给学生英语学习的连续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学历达标率偏低。具2006年《中国教师》第三期上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职业
  
  中学的教师学历达标率普遍较低,农村职业学校的情况更糟。
  国家前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所以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有把握处理好教材内容,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原有的外语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及其“爱岗”、“敬业”、“奉献”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引进和补充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优化教师队伍,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经过价值选择的权威的系统知识;是学校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教材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材的内容反映着时代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要体现知识的结构性原则,即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和培养基本职业素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现实,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地区人文、行业职位发展的联系。
  我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使用的是依据99年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指导方案编写的全国或行业规划教材,也有引进版的;站在发展的角度看,许多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需求;而且这些教材的编写大部分是面向城市工业化,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这样就人为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也淡化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甚至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产生误导,给他们徒添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和追求。
  因此农村职业中学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充分考虑教材的实用性(学以致用)、针对性(明确为谁而写)、简约性(给教师留出处理的空间)、适时性(反映最新成果)和新颖性(设计、表现要有新意,引人注目)。内容上也要有弹性(照顾不同水平层面的学习对象)和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及心理素质的教育,这是教材的灵魂。尽可能地降低起点,接近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便他们将自己生活经验同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兴趣。要鼓励教师打破“统编情结”,树立正确开放的教材观,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三、教法的问题
  
  一定的教学目的总是要求一定教学方法为其服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也就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农村的信息闭塞,造成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仍处于半封闭状态;许多人还沿用着讲、读、写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了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的讲解而轻视了口语、听力和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当前制约农村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改革已成为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行的英语教学法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交际教学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张思中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Four-in-on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3T教学法(Text-reconstruction,Task-based,System)、五步教学法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通过借鉴传统的国外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用在我们农村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上不一定都很适合,所以我们要做到兼收并蓄,借水养鱼。要本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引进;积极探索用以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切入口,通过嫁接移植,试验推广的办法来培育适合我们农村校情学情的教学方法,有人称其为折中教学法。当然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学法,须知"English can’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北外刘润泽教授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助学者(facilitator),这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充分考虑语言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法门常在,法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卢双盈.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2]冯德宪.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7).
  [3]林琴.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生存状况调查 [J].中国教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