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职业学院学生心智模式探析

作者:袁淑萍




   [摘 要] 心智模式调节控制着个体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实践,良好心智模式的培养是职业学院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本文对职业学院学生心智模式的现状、心智模式的结构以及培养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职业学院学生良好的心智模式。
  [关键词] 职业学院 学生 心智模式 培养
  
  目前,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高等教育模式,职业学院的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转化为本身努力获取知识的实际行动,心智模式培养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职业学院在教育观念上的局限性,导致了脱离心智模式教育而奢谈专业技能教育的问题。这不仅反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更主要反映在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上。因此,针对职业学院学生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用心智活动的相关理论,指导职业学院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创新研究工作,通过对职业学院学生心智模式的培养促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工作将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学院学生心智模式的普遍现状。
  要培养职业学院学生的心智模式,离不开了解和确定学生的心智模式普遍现状,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出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心智模式,并以此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所谓心智模式,是指影响个体如何认识周围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陈见和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学院学生的心智模式,指的就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它影响着职业学院学生如何采取行动,决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般情况下,人们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自己的影响。一个人长期受某种社会文化影响,就极易形成对世界固定的看法,久而久之,极易造成僵化的心智模式。它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认识、辨别、评估、接受、内化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智模式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客观事物和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辩证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职业学院学生随着理解问题能力的增强,求知欲比较旺盛。爱学习,肯动脑筋,处在个人增长知识的最好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追求着新鲜事物,有一定的个人理想,希望自己具有真才实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职业学院学生大多数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生活,关心自己政治思想品质的发展,能够比较正确地做出自我评价,能对人生观问题进行思考但相对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和自律性,但由于其独立和自主性的不断增长,随之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职业学院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有一定的自我批评能力,对社会对别人也能从道德观的角度进行评价。由于大部分职业学院的教学及各项活动仍然多以班级为基础。这种类似中学固定班级的组织形式,强化了学生对集体的信任感、归属感。同时,也由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在经历、视野、独自活动范围等方而的限制,更需集体的关心和自身对集体的主动参与。因此,职业学院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组织观念较强。
  
  (二)职业学院学生的心智模式的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尽管职业学院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得到一定的心智模式的学习和发展,但其现有的心智模式尚不能适应职业学院学习任务的完成,更不能适应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较高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在职业学院教育阶段,应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学生心智模式的培训工作,以形成符合职业学院人才特点的心智模式。
  1.思维方式。职业学院学生作为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在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较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和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思维方式应该包括战略性思维方式、系统性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它应该成为职业学院人才心智模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战略性思维方式要求其具备空间上的整体观念和时问上的发展观念和预见能力。系统性思维方式则要求其掌握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即从系统的具体构造到系统的综合、从局部到全局、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则要求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受逻辑推理的先人之见的影响,能够打破常规、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2.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方面所表现出的持久而稳定的基本特征,作为心智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人才的心理品质也是影响其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职业学院人才在心理品质方面首先要形成自知和自信的品质。自知能使人准确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自信则使人敢于迎接任何困难和挑战。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即坚定、顽强、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再其次,必须要有稳定而积极向上的情绪。
  3.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职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必须依靠健全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兴趣来支撑,其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知识面越宽,兴趣爱好越广泛,则思维能力越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职业学院学生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4.思想品德。职业学院学生必须具备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诚实、忍耐、热情、公平和勇气等优秀的思想品德。
  新时期的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长期的、艰巨的改革任务,是尚需不断探索的全新的领域。与职业学院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人才的心智模式的合理识别和界定,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作,但也是必须加以研究的工作。职业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心智模式,以健全其良好的心智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并尊重心智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真反思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