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常见问题

作者:毕 丹




  平面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专业中具有实用性性质的主干专业设计课程。在专科的广告设计专业中该课程设置时间通常为第二学年的下学期。一是前期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已完成,二是与其配套的广告文案等相关理论课程已相继开设。这些都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精髓并能指导实践,这是该课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我对其进行了一个归纳,创作好的平面广告作品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准确的市场定位+合适的创意理念+良好的表现方法。只有从这三个方面予以指导,作品的设计才不会发生偏差,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会本着一些旧有及错误的观念而影响到这三个方面的实施。下面依次从这三个方面谈一下教学过程中突出的几类问题:
  
  (一)不重视市场定位。
  在构思作品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广告作品的完成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阐明哪些信息。而在这个阶段通常有些学生只是闭门造车,凭空构想。认为平面广告(就商业广告而言)只包括一些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上的要素,只需把这几种元素进行组合编排即可,为了形式而设计。往往忽略了设计的前期工作——对产品的市场调查。
  缺失了这个重要环节就无从了解产品相关的重要信息和相应的市场状况。那么在这种蛮目的状态下设计出的广告作品无非是其他同类产品的复制,起不到应有的市场宣传效果。因此必须依靠市场调查为产品作出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市场定位再来构思设计。有了这些市场信息的指导,我们才能总结出广告的诉求重点、诉求对象、产品定位以及文案设计等内容。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是有效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一定要避免走入“只好看,但没用”的形式主义误区。
  
  (二)滥用素材。
  广告作品设计制作的过程需要收集和运用到不同的素材,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色彩等方面的内容。在此重点谈一下有关图片运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
  1. 图片的运用与创意主题不吻合。
  例如:为一款越野车设计一则平面广告,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决定突出该车拥有强悍制动力,反应迅猛的特点。那么创意设计和素材的运用都要体现出这些特点,围绕这样的产品定位来展开设计。而有些学生在构想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原有的创意中心,运用的图片并没有体现创意主题,导致最后作品表现的是越野车在城市宽敞平坦的马路上行驶的画面。丝毫没有反应出最初的创意理念和越野车的特点,造成了图片运用和创意主题的不吻合。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定位模糊,没有牢牢的抓住创意中心,致使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迷失了主题方向。
  2. 对使用的图片不作调整修改。
  有些学生在选用了合适的图片素材后,没有对图片作必要的修改调整就直接运用到作品中,这样会使得局部和整体不协调,作品缺乏统一性。体现在具体方面有色调的不协调、物体形态不适合,图片分辨率低、风格不统一等方面,导致整幅作品的视觉效果欠缺或者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创意的概念,难以实现准确传达产品信息的目的。
  例如:设计中需要两幅图片,一幅作为背景,一幅作为主体。而背景图片的色调呈冷色调,主体图片呈暖色调。如果把这两幅图片不加修整的凑合在一起,那整幅画面就显得极不协调,这样就需要在设计软件的帮助下对图片进行色阶的调整,使得整幅画面呈现统一融合的效果。
  再如:由于创意的需求要选用一只眼睛的图片,在单独的眼睛图片不好找寻的前提下,可以找寻一张脸部的图片再用设计软件把眼睛这个局部截取下来。如果不假思索的把脸部的图片直接运用上去,就会丢失了原有的创意初衷,使得作品效果大打折扣。
  修改调整图片的目的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让它们完全符合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作品服务,切不能被图片阻碍而约束了原有的创意。
  3. 尝试图片的原创。
  学生在运用图片的时候还是太过于依赖借用他人的图片,不是从网站下载就是扫描、临摹。原创的成份很少。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创造图片。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摄影,另一种是自己设计图形。
  摄影的特点在于其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首先,摄影运用科技手段能够逼真精确的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同时实景拍摄予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摄影运用画面构图、光影、影调与色调,也就是取景、用光、黑白的明暗层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四种造型手段可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再次,数码技术的普及,为学生及时搜集需要的素材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
  自己设计的图形可以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目的事为了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原创的优势在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造不同的素材,素材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形式和内容也可以极大的丰富,再也不用被选择的图片所牵制了。
  
  (三)忽视印前的注意事项。
  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要将电脑文件打印为成品。在打印作品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文字:在文件中所使用的文字是否转换为曲线,是否有错误或丢失的字符;字距、行距的设置一定要注意到美观效果,标点不能出现在行首,一个英文单词不要出现在两行,所加的字边不能超过原字号大小的3%等问题。
  2. 色彩模式:RGB模式适合屏幕显示,而CMYK模式才适合打印和印刷输出。
  3. 版式设计:
  (1)图片数量应该适量,并不是图片越多,版面越好看。不能只重数量轻质量、重画面轻内涵、重形式轻结合。
  (2)色彩应当适度,并非色彩越丰富,版面越靓丽。色彩有冷暖之分,切忌混杂。另外色彩还有情感倾向,版面的色彩是一种版面语言,向读者传递着思想情感,因此不可乱用。
  掌握好这些印前事宜能相应的避免一些问题和麻烦,让文件顺利的转换为印刷品。让学生明确印刷品的最终效果和制作过程是息息相关的,从而重视印前的操作程序。
  以上是我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和心得,在此讨论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相应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知识。让教学更顺利的开展,更高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