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作者:冯根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优点是演示动态的画面、表现空间的图形,让学生在了解未知事物等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形象、生动、具体,能在形、声、光、色等方面让人以多感官认知事物,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对多媒体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正不知不觉地侵害我们的课堂教学。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辩证地分析其优劣,不要陷入误区。
  (一)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大多数老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和课件制作的专业培训,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导致设计的课件既有精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解说,结果片面追求视听效果。相反,一些课件画面纷乱、背景色彩不协调、教学内容不突出,镜头切换过多过快,屏幕光线刺眼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容易形成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无关诱因。这种喧宾夺主的课件,不仅达不到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
  (二)操作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不是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只不过在公开课和评比课中才用,往往由于技术生疏,操作不规范而错误百出。其一,将图片放映到屏幕上,教学内容转换了但屏幕上的一面没有跟上;其二,展示的内容结束了,但屏幕上的一面依然没有关闭,少数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屏幕上留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其三,教室光线昏暗,容易造成学生眼睛的疲劳;空气流通不畅,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的疲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顾及不到多媒体的不利因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技术手段越复杂越好
  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运用的现代媒体越先进、手段越复杂、形式越丰富,教学效果越好,其实不然。选择何种媒体、手段、形式应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实际、教师素质而定,不可盲目攀比,“一刀切”。有的教师只重形式而不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结合,致使学生无所适从,眼花缭乱,甚至一会儿这个形式,一会儿又那个形式,降低学习效率,这种形式既不中,更不中用,经常会出现“高射炮打蚊子”的局面:既离奇又离谱!其实,无论将来教育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应把其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一种形式而已,应重视衡量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可行性、经济性、适用性。
  (四)选择内容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其间,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一节课下来声色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 授课者心满意足, 听课者大饱眼福。
  由于多媒体具有呈现快捷、方便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很多教师不加选择地把有用的,无用的,典型的,不典型的信息都一股脑儿抛给学生。课题用课件播放, 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也在课件中演示。师生互动退居次要的地位。一堂课中, 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动画刺激学生的眼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冲淡, 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 师生、生生的对话消退, 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被削弱, 尤其是一节课下来, 学生不记任何笔记, 要点、重点未留任何痕迹。以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止于浅表,不能从语言文字中见思想、见精神、见创造,学生缺乏必要的深度体验。多媒体俨然成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又一全新工具,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如一位老师上《政治常识》“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时,一上课就忙于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在鼠标的点击下,先后出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等一批腐败分子的犯罪经过。老师自始至终地点击鼠标,学生被色彩纷呈的画面所吸引,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材料,听材料,课堂教学变成了目不暇接的课件展示和资料的交流。
  (五)课件的封闭性,扼杀了思维的开放性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从“同学们好”开始点击到“同学们再见”为止,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呈现情景——呈现问题——分析问题——呈现答案。首先,这个流程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学生的思维都沿着这个圈不断地、同步地循环,这和承认“个体差异”、“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倡“个性发展”等新课程目标是相悖的。其次,每个环节的内容都被事先写在了点击后出现的页面中,不可更改,一次到位。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和答案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和参考答案上来。于是,在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被动性,更加深了课堂的封闭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脱离了文本阅读的多媒体教学一味地将学生捆绑在老师花了心血学生又不得不看的电脑展示上。这和架空文本没有本质区别。即使电脑展示的也是文字,但由于已经过了老师的一层思考和筛选,学生得到的也只是被“消化”过了的文本,其中大部分的营养已被老师加工成了浓缩的营养品。这似乎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但任何优质的视角直接在学生眼前映视而没有经过学生大脑的思考,就是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思维锻炼。实际上这正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学生思考权利的表现。此外,用显示屏幕代替黑板不可取。传统的优秀板书不仅精练美观充满艺术,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课堂变化需要对板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修改。
  老师将教学课题、教学任务、教学要点、提纲有条理的书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在老师黑板上的演示,使学生十分清楚地了解老师推理演绎的思维全过程,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条理、有目的地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黑板粉笔黑白朴素的对比排除了无关诱因;书写的内容能在黑板上保持相当长的时问,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样是无法替代的。不能使用了多媒体就放弃了黑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决不能为了展示现代化教学而一味地追求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