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浅谈电工教学中如何培养职高生自信心

作者:孙 毅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受普高热影响,步入职业学校大门学生的素质愈来愈差,大多数自卑心理较重,而自信心是所有伟人发明创造的巨大动力,有了自信,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创新,没有自信,就没有独创,就难以成功。因此培养职高生自信心成为不可忽视问题。
  [关键词] 消除期望 成功 自信
  
  一、前言
  
  职高生经历中考竞争后带着“低人一等”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在心理上产生比较严重的受挫情绪,产生了自卑感,兼之《电工基础》是理论性强的学科,于是对电工学习产生忧虑,对学好电工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在电工教学中,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促其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
  
  二、消除新生心理障碍,打开自信心之门
  
  职校生经历一两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太笨,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自卑严重。而职校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具有很大可塑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次作必要理智分析,加强挫折教育,利用教学建立信心。
  1.进行挫折教育。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正常的,但只要正确地评估那些暂时性失利,不让一时的失利挫败自己的自信心。以适应心态对待挫折,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停地追求就能获得成功。
  2.上好序言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上好第一节课,来吸引刚学电工新生,使其建立能学好电工信心。我先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与电工有关现实生活产品如电饭锅、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等来激发学生学习间接兴趣:这些产品与电有关。然后我问学生:“想不想做一个产品?”有学生调皮说:“想,但我做不来。”在其他学生哄笑中,针对此畏惧心理,我接着再演示我校学生所做的一些产品如航模、万用表、收音机、电视机、报警器、抢答器。用身边事例来鼓励他们:“老大哥们做的产品你们见到了,你们想不想做更好产品?”同学们在异口同声:“想。”可见学生尘埃已久自信心之门被打开。
  
  三、运用期望效应,增强自信心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孩子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努力去实现,不断地逼近远景性期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增强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
  
  四、搭建成功舞台,树立自信心
  
  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师需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起更大的动力,也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职高生学习基础差、动手能力强,可以从淡化理论、作业分层、强化动手让职高生体验成功的经历。
  1.淡化理论。目前职高《电工基础》教材实际上是大学教材浓缩体,过分强调知识的推导,学生学习困难重重。因而授课时,可适当降低门槛,将不影响后继内容的理论可略讲或删去,避免理论枯燥,重在公式应用解题。例如在讲授“RLC串联电路”这节内容时,可删去用向量图推导数量及相位关系来历,只告诉学生公式,让他们用公式解题,从解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书面作业采用分层。因受招生影响,职校班集体学生素质层次不齐。抄袭现象普遍,学生做作业积极性不高,体验不到做作业的成功感。于是我布置作业分为A、B、C三层:A层要求最高,B层稍低,C层最低。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选择层次来做,以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顺向心理,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例如,在转化一位经常不做作业且学习成绩不佳的“后进生”时,我先只要求他肯做C层作业,然后在逐步补课后要求他逐步提高作业正确率,伴随正确率提高,他那长期压抑学习兴趣被激发,热情高涨,学习自觉性、自信力增强,主动要求做更高层次作业,期末电工成绩位居全班第二名。
  3.强化动手。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学生动手训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信心。
  ①探索实验。《电工基础》是一门与实验有密切联系学科,传统教学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虽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缺乏感性认识,情感体验贫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探究实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探究实验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运用规律等,享受成功的快乐。
  ②制作小产品。让学生参与制作生活用得上小产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到一种成就感,进而增强了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气氛浓了,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例如:讲授变压器这节时,可先制作变压器。通过制作,不仅使学生对电工课产生兴趣,学习了常用元器件识别,检测等技能,而且当学生望着自己亲自做的产品,在老师的高度赞赏下,摒弃了“我不是学习的料子”的观念,在电工学习上能够“抬起头来走路”,获得强烈的成功感,树立了自信心,体会到知识能学以致用的乐趣。
  
  五、结束语
  
  在电工教学中,通过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体验成功经历,可以树立学生自信心,完善人格,走向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