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大学环境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作者:王少安




  摘要:大学环境文化是关于大学环境的价值理念、存在形态、心理认知等文化要素的总和,其内容主要有学校的地理环境、规划与布局、校舍建筑、校园人文景观、文化传播设施、生活设施、绿化美化等。大学环境文化具有陶冶性情、历练品行、培养情趣和激发潜能等隐性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环境文化;涵义;主要内容;育人功能
  
  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大学人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体现大学人的智慧、力量和意志,它们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大学环境与大学环境文化的涵义
  
  大学环境是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范围,以社会文化、学校历史传统为背景,以大学人为主体,以校园特色物质形式为外部表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人活动及发展的一种环境。大学环境育人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校园各种物质形态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和合理配置,构成校园自然和谐、错落有致的园区,形成各种美的实体形象与蕴涵其中的文化神韵,对置身其中的大学人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其体验到事物的美好,从而扩展到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热爱。
  作为关于大学环境的价值理念、存在形态、心理认知等文化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大学环境文化则只单指物质环境文化。
  大学环境文化是指融有大学精神文化要素的校园规划布局、校舍建筑、人文景观和校园绿化美化等综合而成的物化的静态文化,是大学人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一方面,人建设、创造了物质环境,并通过活动使物质环境打上人类思想的烙印;另一方面,人又是物质环境文化的受用者,时时刻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环境文化就是大学人智慧、力量和意志的象征。
  
  二、大学环境文化的主要内容
  
  大学环境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地理环境。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教育功能的发挥直接相关。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校址的选择。
  在古代,我国的书院大多设在依山傍水之地、山林僻静之处。“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岳麓书院在岳麓山抱黄洞下,背陵向壑,木茂而泉洁;嵩阳书院在太室山南;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茅山书院在三茅山中。”“创设如此幽深的学校环境,其重要原因是想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
  近现代以来,中外的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这种状况的形成虽有其历史原因,但与这些城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密不可分。如我国的清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德国的波恩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等皆是如此。1927年,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倡议设立“国立艺术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提出“国立艺术院”须建在环境适宜、风景佳胜之地,以“引起学者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他与著名画家林风眠亲自选择校址,最后将“国立艺术院”建在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孤山罗苑。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本世纪初,河南理工大学征地3 000余亩建设新校区。作为学校的主校区,新校区坐落在地域开阔、规划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内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与错落有致的文化石、宛如碧玉的馨月湖以及绿树红花碧草交相辉映,展现出学校对祖国未来栋梁之材的深切关爱与高度责任感。
  总之,大多国内外教育家虽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但在选择校址所持的主导思想上往往不谋而合。那就是选择环境优雅、交通信息便利的地方作为大学校址,充分为莘莘学子营造有利于其成长成才的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教育环境。
  第二,学校规划与布局。学校的规划与布局是展现学校外在形象和整体风貌,反映学校环境育人宗旨的重要文化形式。大学校园一般有着明确的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等功能分区,各个区域功能相异而又相辅相成。在其中,教学区、科研区和办公区等是学校的主要功能区域,是学校政治、教学和科研中心,是大学人工作与学习的主要场所,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和办学风格。该区域总体上应突出庄重、严谨、雅静的特征,既有理性而又不失生机,既有特色而又不显出格。生活区则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园地,一般以宿舍区为中心,设置有食堂、浴室、商店等生活场所,再适当配以假山、小亭等人造景观,将会极大地方便师生学习工作之余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到休闲放松的感觉,其设计总体上要体现和谐、明快、方便的特征。运动休闲区作为广大师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活动场所,主要应设置各类体育器材,为学校开设体育课程以及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进行运动锻炼提供有利条件,在总体设计上应反映安全、适用、便利的特点。这不仅是建设大学环境文化的基本要求,同时更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必要条件。
  第三,校舍建筑。建筑是文化的容器。作为人类一种特殊品格的艺术,建筑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技术和艺术、形式和内容、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多元整合。学校建筑一般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信息和观念的本体,它对学校教育、大学人特别是大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大学环境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校建筑要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协调统一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建筑要有良好的采光和空间高度,能够保障大学人的身心健康,满足大学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其次,学校建筑要尊重历史、重视文脉、保持整体协调,给大学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再次,学校建筑要以造型为载体,象征特定的精神和理想,陶冶大学人的身心和品性。
  第四,校园人文景观。校园人文景观主要是指被赋予一定人文色彩的物质景观。对于当代大学来说,坚持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充分肯定人的行为及精神、尊重和维护人的基本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来表现出高尚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狭义的校园人文景观则主要是指校园雕塑景观,包括主题雕塑、纪念碑、文化墙和文化石等。
  对于历史悠久的大学而言,美好的人文景观能够充分展示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丰富学校环境的内容,使学校环境充分展现出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整体性。人文景观往往与重要人物、历史事件有很大联系,因而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影响力,使大学人在人格上得到陶冶。如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共产党员施幌烈士浮雕、闻亭、自清亭等,厦门大学校园内的共产党员罗扬才烈士、陈嘉庚、萨本栋、王亚南、陈景润的塑像,使在校师生既感受到共产党员与学术前辈的崇高伟大,同时又获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再如复旦大学校园里的毛泽东、鲁迅的雕像,重庆大学校园内的周恩来、马寅初、李四光的雕像,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孙越崎雕像、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旧址、“好学力行”校风石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