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基于大学生顺利走向职业生涯的大学教学探析

作者:滕玉成 董一芬




  摘要:从狭义上讲,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是其能否顺利开启职业生涯,进而获得职业成功的关键。但大学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为此,大学教学应该: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核心竞争力;调整课程——建立包括职业发展内容在内的综合化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形成以特定内容为核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自我管理;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获得职业沟通的技术与技巧。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教学;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教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启
  
  大学生为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应该具备完整的职业素养与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求职一方来看,来自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显示,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时自我认识不清,即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薪金期望值并不低:而已就业的学生中,有80%的人感到不适应本职工作,60%多的人有跳槽的打算,30%的人没有职场规划,仅有10%的人表示工作还算快乐。已就业大学毕业生认为适应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专业技术能力、事业心与责任感、人际交往技能、表达能力(口头与文字)、意志与性格、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关系、职业道德、政治态度。从用人一方分析,由团中央和北大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用人单位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这反映出两个距离:大学生具有的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大学教学与大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距离,可简化为大学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今天,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如下观点:一所大学的声誉来自于它的学术研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但实际上的大学却并非如此,起码有以下两点突出表现:其一,在某些大学看来,大学声誉仅仅来自于学术研究成果;其二,某些大学表面上虽声称认同于此,但实际工作中,仍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笔者刚完成的调查也说明“教学第一”并不是大学的首选,甚至不是大学的管理层与教师群体的前三位选择。笔者无意评价这些实际上左右大学教学的制度设计与文化理念,而且这个问题或许还常提常新,只是想表明:不论持有何种观点,无论如何办大学,有一点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即应从如何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视角,来思考和确立大学的教学,把大学办成就业成功者和职业成功者的输出基地。正如南开大学前校长母国光所说:“办教育为什么?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真正反映一个学校水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如评价一个工厂,主要不是看你有多少工程师,有多少先进设备,而主要看你是否开发出质量优良的产品和这些产品有没有市场。评价一所学校,应主要看它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优是劣。固然,学校规模,系所数量,学科状况,设备条件,科研成果等,都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社会在为一所学校打分时,还是应该要看它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和顶尖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大学生成功地“推销”给社会,让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具有顺利发展自己职业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的使命和对社会、学生所尽的义务,所以,大学教学就是为了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职业发展的成功者。
  
  二、基于大学生顺利走向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大学教学是以知识学习为基本目标,以教师为唯一主体,并以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毫无疑问,这既违背了人的本性,又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人区别于动物正在于人具有主动的和能动的认知欲望与认知能力,具有思想性和社会性,20岁左右的大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学的教学就在于引导、发展、帮助、鼓励学生确立这种欲望和能力,发展健康的体魄、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适宜的社会工作能力,以及爱美、审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素质。同时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个性和优势。要明确一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他们自己的悟性、勤奋和努力,学校也罢,教师也罢,不该也不能包办代替。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大学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责任感。
  
  2、调整课程——建立包括职业发展内容在内的综合化课程体系
  学科的综合性和大学的综合性是相互影响的,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要求大学的结构更向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的大学更符合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而教学的综合化也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学计划应是综合性的。广博的知识既是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因此,课程设置除本专业科目外,还要有相应深度和系统的社会道德教育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科目,以及一些综合性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科设置必须与社会结构相匹配,课程设置也必须与职业发展相适应,必须包括职业训练的内容。普通高等教育不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不是职业培训,但问题在于作为大学的“产品”的学生都要面临就业这一严酷的现实,而且这本身就是衡量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标准。当然,技术性学科较好解决,而一些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毕竟不是社会需要的主流,恐怕越来越有被理论学习和专业研究“垄断”的危险,但这些学科是基础,对其学生而言,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就显得更为重要。瑞士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这恰为开设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将职业训练内容引入教学提供了证据。
  
  3、设计教学——形成以特定内容为核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去点燃每一个火种。所以,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彻底改变局限在教室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代之以学生积极投入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专题讨论、问题辩论、案例分析、小组学习、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并切实提高这些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