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

作者:巩 琦 段 鹏 有 轶




  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高校广泛应用,其既有很大优势,亦存在着不足。本文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偏失,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板书;教学;课件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目前,在“工程制图”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其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形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优点:
  
  1、多媒体教学具有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多的特点,可以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要点。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技术、视频技术及色彩的变化,使抽象、深奥的信息知识变得简单化、直观化,使教学中的难点变得容易掌握。
  
  2、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节约教师板书时间,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调节教学节奏。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教与练相结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调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工程制图”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板书多,内容抽象。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应用于教学中,完全取代模型、挂图等旧的教学模式。
  
  4、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使原来枯燥的空间想象及做图的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在“工程制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受到了绝大部分师生的欢迎。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师生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范围、课件内容存在质疑,提出了回归传统板书式教学的建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学课件,课堂教学被编制的课件牵着鼻子走,忽略了启发式的教学过程和技巧,只是内容讲完,学生听懂完事,没顾及到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而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有一个理解过程这一特点。难怪有不少学生发出了“课上都听懂了,课下习题都不会做”的感叹。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有些课件质量不高,将多媒体课件制成教案的电子版,一页页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图”没有“动”起来,文字过多,不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其他媒体的综合应用,课件显得呆板、枯燥。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3、多媒体教学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多的特点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注意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会造成讲解的信息量过多,留给学生理解思考的时间过少,造成“满堂灌”的结果。学生精神虽然高度集中,却只能关注到知识的表层,无法思考和消化知识的内涵。
  
  4、现在有些“工程制图”课件过分追求课件技巧的使用,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课件过于偏重动画的演示,忽略了教学的内涵,甚至以使用编制课件的软件来评判一个课件的水平,完全忽略了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5、多数课件结构封闭,授课教师不能修改其内容,千篇一律的授课,而无教师个人的授课风格,成了课件的奴隶,这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忽视了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造成教学资源不能共享,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6、课件操作的受限性——有的课件只能用鼠标操作,将教师局限于多媒体展台处,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主导者退化为单纯的媒体播放员、解说员,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这些存在的问题造成有些师生发出了“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板书式教学的疑问。如何综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点,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是目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采取的对策
  
  应当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方式中的多媒体只是起到一种教学的“辅助”作用,只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课件授课,主动放弃了与学生的交流,课堂教学就缺失了与学生的互动以及亲和力,就背离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本意,预期的教学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编制课件的体会,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多媒体课件应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及相关课件,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一种手段,课件是为了课堂服务的,如果课件画面过于华丽,再配有大量的动画和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2、多媒体课件应与教材内容一致,以便学生对一时不理解内容的再理解。弥补多媒体画面停留时间短的不足。对前后联系密切的内容应反复出现,使学生对难点有一个反复理解的过程。如,可用链接技术使轮廓线的概念在讲曲面立体时反复出现。
  
  3、多媒体课件应当简洁明确,注意实效性,在使用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课件应是开放式的,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及内容修改调整。教师要多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件内容和形式;教师还要在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时候放慢节奏,给学生抄笔记、思考与消化知识的时间。
  
  4、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复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老师的详细讲解还是很重要。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作讲解。另外,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它都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与对教学信息的加工处理。所以,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并使课件内容尽量与教材的顺序一致,注意其逻辑性和条理性。
  
  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出现“满堂灌”的情况。适当安排课堂教学进度及课后习题,留给学生足够的理解思考时间。
  
  6、教师在“整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时,注意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不要脱节。不要只追求感官学习、直观学习,而弱化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利用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的特点,使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即兴发挥,补充课件的不足,彰显自己的特色。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7、计算机的发展使得教学软件的研制已不再困难,应将教学软件的研制的重点放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编写课件的能力,不追求新奇,重点在于实用。应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效能。
  
  8、讲究奉献和共享精神,鼓励学生拷贝课件,以便课后复习及课前预习。应配有学生版和配套的习题课件,做习题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课件应配有相应的习题解答,不但要有习题的答案,还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不但有习题答案,还应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及方法的陈述。而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制施教的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
  
  9、通过软、硬件的改善,改变课件操作的受限性,将教师从展台处解放出来,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10、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增加讲课的互动性,不能将解题思路和过程一演了之,应将具体的作图过程及常见的错误呈现给学生。
  
  11、实验是为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的过程。它真实地再现形体的变化(如立体的截切、叠加)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远比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进行演示的效果好。例如在讲解组合体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动手适当做一些模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组合体形成概念的理解。
  
  [责任编辑: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