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综合性大学高等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

作者:吴文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纷纷开办起了艺术类专业,一时间良莠不齐。因此,怎样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开办艺术类专业成了一个值得探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日趋稳定、和谐地发展,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不断地丰富起来。艺术行业作为国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刺激下,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各种艺术范畴的娱乐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国产电影和音乐在国际上频频亮相和获奖,各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和收藏热的出现,娱乐资讯的日趋发达与普及,诸如此类的表现,充分说明艺术的春天在我国这片大地上已经高姿态地来临。在这种社会艺术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迎来了新一轮的报考热潮。不但各种传统专业艺术院校频繁扩招,其他高等学校也不甘落后,没有艺术类专业的抓紧创设,有艺术类专业的则纷纷加入扩招大军。
  当然,扩招要综合考虑各种艺术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接受能力。作为综合性大学,单纯追求扩招和生源,盲目设立各种艺术类专业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一些艺术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来说并没有传统专业艺术学院的优势大、基础好,而综合性大学本身又有文理专业齐全、交叉学科丰富的学科资源优势。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在综合性大学有选择地设置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类专业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综合性大学在艺术类专业设置上应重“学”而轻“术”
  
  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不能采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模式。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氛围比较注重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精华都在一个“学”字上;而专业艺术院校则倾向于某种特长技术的训练,特色就在“术”字上,两者有实质上的区别。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如果像专业艺术学院那样重“术”轻“学”,则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反而落下个东施效颦的结果。众所周知,我国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术”的传承方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和经验,培养了许多声名显赫的表演艺术大家,这是综合性大学所不可比拟的。因此综合性大学应重“学”而轻“术”,着力于艺术“学”的专业来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术”与“技”,而艺术学则是一种“学”与“道”,后者可以说是前者的升华。技艺要大成则必须要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要进入理论思想的层面,这正是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的真谛。
  这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寻。国外就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常把对艺术表演人才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分别由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来完成。比如国外的专业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在教育模式上明显存在着区别。专业音乐学院主要是培养演唱、演奏等表演人才;而音乐方面的理论课题研究一般都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同样道理,不但在艺术类专业存在这样的现象,许多其他专业也有类似模式,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艺术”的兄弟专业“文学”。大学的文学专业往往是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而不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文学作品创作工作同样属于实践表演性质的活动,与艺术的画画、演奏、表演等异曲同工。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况且这种教育职能上的分流,又恰恰是对付“扩招”副作用最好的解药。
  笔者所在的单位同样是一所在综合性大学新近建设的艺术学院,建院的时候为了专业设置问题多方咨询,最终没有盲目地上马当时红极一时的影视表演专业。虽然院长本身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张铁林先生,表演专业本应是他的“老本行”,但是在记者就此采访他时,他解释道:“因为表演专业的理论学术性相对较弱,而且与专业艺术学院重复性又太高,不能最好地体现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因此不予考虑。”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决定是十分睿智的,而且近几年来学院的各项工作包括招生、就业等都取得了不少成绩,证明了这种办学思想的正确性。
  
  二、综合性大学宜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设置与现有文理专业交叉的艺术专业
  
  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应考虑利用大学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与专业艺术院校上百年“术”的传承经验类似,综合性大学甚至有更多上百年经验的东西,要善于利用。综合性大学最为显著的资本就是“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有些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甚至集文、理、工、农、医于一身,学科之间交流、融合由来已久,产生了许多前沿交叉学科,非常有利于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这种学科特色和优势是专业艺术院校所没有也无力拥有的。就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开办的多媒体动画专业,就涉及美术学、多媒体设计、动画漫画、计算机制图、编程等诸多专业的交叉合作,这岂是单科艺术院校能够做到的?而且多媒体动画这种新兴交叉学科在当前网络多媒体时代极具竞争优势,仅虚拟网络游戏平台开发一项,就涉及不下万亿元的产业链。一度排在中国福布斯榜首的盛大集团,就是依靠开发和经营网络游戏而迅速起家的。综合性大学正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开办这样的“跨学科”艺术专业,而且与之相关新兴产业往往处于大量缺乏人才的阶段,中长期内没有人才饱和的可能。这样的艺术专业无论招生、就业,前景都无比看好。
  
  三、综合性大学宜设置能提高人文素养的艺术专业
  
  我国的教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强调了它的社会功能,忽略了人文功能,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更是这样。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实的、功利的观念往往作为主流在支配着高等艺术教育,进一步削减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对于传统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来说,一向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在许多国内科班出身的大明星身上清晰地反映了出来,君不见多少明星在文化底蕴上闹过笑话。不过,专业艺术院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也有自身的苦衷,因为他们往往不具有素质教育相关的人文专业,比如其艺术专业往往缺乏艺术史学、美学等方面的辅助。而综合性大学则有这个条件,甚至不需要临时增加新师资,就可以充分利用文学、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人文资源优势,为艺术专业学生提供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方说中外文学史、中西艺术美学比较、中外历史研究、中外哲学史等,这些与艺术密切联系的文史哲学科知识能够自然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盲点和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延伸。
  除了专业知识的人文化以外,其实更为重要的是锻炼艺术专业学生人文化的思维方式,使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所有的自然科学问题最终归为哲学一样,不论美术、音乐还是别的艺术学科,同样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都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我们应该引导学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