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世界近代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李其荣 邢来顺 曾晓祥




  摘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新的探索:(1)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实施开拓性人才培养模式;(2)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坚持启发性人才培养模式;(3)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推进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到一点就是,着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世界近代史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经历了从讲授“革命史”、“阶级斗争”为主线向以现代化的视角为主线讲授世界近代史的转变。在教学方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探索为重点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注重通才教育向注重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结合,注重综合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经过多年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一、开拓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体系
  
  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许多方面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亟待进行改革。在高等教育诸多的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养成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从现代化的视角讲授世界近代史,开阔了世界史学科的视野,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汇,推进了历史学的现实责任感,进而优化了课程结构。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这段历史以1500年为起点,以1900年为终点。本课程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现代化的视角来阐述世界近代历史的演进、嬗变过程,实施开拓性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确定世界史体系?如何划分历史阶段?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人类对世界史体系构建的客观条件,至今尚在成熟的过程中”。在西方史学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坚持“欧洲中心论”,并成为其学术的主流,这当然不能客观地描写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和规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也开始动摇“西欧中心观”的根基。一些历史学家对“西欧中心论”提出质疑,并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欧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是其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提出了文化形态史观。随后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一般规律,从而最终确立了文明形态史观的历史哲学体系。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欧中心论”,但是他把多种文明相提并论,并认为西方文明最终也会衰落,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在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出以“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是巴勒克拉夫。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集《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中,提倡史学研究要“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时代”。在1978年出版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进一步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西方史学界在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撰潮流。
  回顾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世界历史工作者经历了从否定“西欧中心论”到逐步确立“全球史观”的历史过程。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城撰写的《世界通史》。该书反对“西欧中心论”,将各大洲和各民族均视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并强调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开拓价值。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4卷本《世界通史》,该书以五种生产方式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史观”在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吴于廑和齐世荣主编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1—1994年出版的6卷本《世界史》。与此同时,在80年代,以罗荣渠为代表提出“现代化史观”,并在90年代出版了《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两部著作,他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化史学的开拓者。林被甸和董正华认为罗荣渠对现代化理论至少有三方面的贡献:“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轴原理’,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起了重要作用。2、在现代化理论方面,突破了西方社会学的非历史的现代化理论,从宏观史学角度探讨了现代化的实质是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转变过程,对此总趋势进行了历史论证,并运用多学科方法建立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宏观理论架构,提出了编写世界史的新思路。3、在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方面,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变革的新思路,对现代化思潮演变的研究,填补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空白。”几乎在同时,南京大学年轻学者开始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行探讨,走进了世界史研究的另一个领域。他们早期的成果有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晓律:《战后发展理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等。还需要提及的是,钱乘旦在《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以《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和在《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发表的《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两文,把世界近现代史分为现代化的准备、启动、在西方的成熟和发展、向全球扩张和转型迹象等五个阶段。现代化研究引入世界史学科之后,对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钱乘旦将这种作用归纳为三点:第一,它开阔了世界史学科的视野,将其推入到广阔的研究空间:第二,现代化研究引入世界史学科,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汇:第三,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研究与历史学结合推进了历史学的现实责任感。”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从现代化的视角来撰写的《世界近代史》。本课程就是从现代化的角度进所作的一次尝试,力求在体系上有所创新,实施开拓性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近代史教材在国内版本很多,目前见到的比较新的流行的版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吴齐本”《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到1900年的世界历史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展示了世界从相互隔绝、分散逐步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采取纵横交错的方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