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及其启示

作者:刘文国




  摘要:实践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阶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本科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探讨了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的方式和力度,对我国政府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和提供专业实习岗位方面的可作为性和重要性方面论述,提出了建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政府作为的重要性和政府的可作为性。
  关键词:发达国家;政府;高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加实践锻炼机会是摆在我国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校学生实践工作机会方面的做法。强调政府除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外,还应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上有所作为。
  
  一、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式
  
  美国高校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并采取各种手段与实业界全面合作,国家要求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参与高校学生的实习锻炼并提供实习岗位。包括美国的私人企业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例如,为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企业提供带薪实习机会,有些单位提供与新聘雇员相近的工资。大学和企业合作,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当学生的实习时间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时,其实习时间将被记为学分,其间的实习学分将加到学生毕业需要获得的总学分中。企业给大学生提供了职位,公司和学生各有所得:公司考察了学生,学生也把公司的工作流程掌握清楚。当学生毕业以后,企业可以直接录取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企业。
  德国高校与实业界联系密切更是有目共睹,德国大学采取了著名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德国企业的地位比美国模式更显重要。德国高校多为政府管辖,政府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很多,该国要求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已形成了惯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德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工读交替形式。以纽伦堡高等专业学院为例,该院机械与应用工程系有8个学期。1~2学期为基础科学课程学习;第3学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4-5学期为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第6学期为再次到企业实习学期,这次实习通过承担工程师的工作,熟悉未来的职业,与第3学期实习有更高和更深入的要求;第7-8学期,学生按专业方向选择10门左右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进行机械工程实习和确定研究课题,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德国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但又不是纯粹的理论学习,而是理论与实践循环交叉进行的,每学期保证一定课时的教学外,还专门设置两个学期到企业实习。从课时分配来看,德国实践性教学环节约占总课时的2/3,他们恰到好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进行不但没有削减理论教学的分量,反而因为交叉运用而得到不断强化。学生所学理论因为致用而牢固,又因为致用而发现不足,从而强化理论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并达到整合课程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加拿大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支持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一是立法支持。加拿大联邦政府、联邦议会先后通过《技术和职业训练支持法》、《加拿大人力训练计划》对应用型高校拨款资助。根据《技术和职业训练支持法》,联邦政府在10年内拨款8亿加元,并要求各省也相应出资用于应用型高校的基建投资,促进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购买”课程。加拿大联邦政府“购买”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鼓励各省开设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培养人才的课程。联邦政府为这类课程拨款,但并不“购买”这类人才,完全是一种资助。
  
  二、实习岗位保证和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府作为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衡量学校教育工作的标准,不仅要看培养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看培养学生的质量,看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专业实习作为一种“亲验式”实践性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实践、亲自操作、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文件精神的落实,仅靠高校或院系教学部门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行政行为。因为,我国的企业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政府可否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和要求,使企业接受高校学生的实习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上所说,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在这方面的相应做法是:每年政府会印制申请手册并设有相应的网站,介绍某些企业和单位有哪些岗位要招收某类专业的学生,包括实习人数、实习时间,假期和学年实习(最长不超过16个月,可拿学分)。企业根据学生已学习的年限支付报酬。政府管辖的企业和单位会预留一些工作岗位给高校学生,这些岗位是不能招收满职员的,留给高校实习生。一旦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这个岗位的负责人(指导老师)将招收另一名学生。除政府管辖的企业外,也有其他企业参照政府的做法招收实习生,特别是暑期招收实习生的规模基本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的实习需要,高校自己的各类实验室和工作岗位也提供给学生选择。
  对此,笔者建议:我国政府为改善高校专业实习制定法规,在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设立高校学生实习点,也可采用轮换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此项活动,鼓励或奖励企事业单位尽量多地为大学生设置专业实习岗位,企业可将一些入门级的工作岗位或辅助性的工作岗位空出来给实习生,特别是一些管理水平高和技术先进的企业更需要接收学生,学生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学到的东西可带到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继而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政府对高校社会实践课堂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培养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宣传企业的这一责任和义务,政府和政府企业要带头承担这一责任和义务,政府在提供专业实习岗位的同时,可达到宣传企业的作用,学生通过政府提供的信息了解企业,企业也类似于在做广告。
  
  三、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政府作为
  
  笔者认为,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重视落实实践教学的相关措施,切实做好专业实习和实践工作。(1)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接纳大学生实习,特别是能为大学生设置专业实习岗位的,应给予特别的奖励——因为,这类单位培养大学生成才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和义务。(2)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实践活动相关费用的支出,可否按规定纳入企业成本之中,凡是符合税收规定的费用列入成本核算提前扣除。(3)建立大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十分必要,大学生参加专业和实践教学的经费可根据勤俭节约的原则,政府要加大投入,高校在逐年增加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经费投入的同时,特别需要政府创造条件支持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4)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建设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主要保障。(5)政府要定期检查高校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和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情况,高校要有专人负责学生实习的事项,定期与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取得联系,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实习情况,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根据其实习表现评判其专业实习的学分。
  人才培养是全社会义的责任和义务,高等学校承担着主要任务,但是,仅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特别是在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上,专业实习和实践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落实专业实习岗位是专业实习的外部环境保障。在落实专业实习经费、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资源共享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政府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加强政府的作为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