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试论如何构建英语学科专业特色

作者:杨颖育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英语专业教学规模急剧扩大,英语专业学科发展面临如何彰显英语专业特色优势的严峻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过于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专业的学科界限模糊化。针对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特别是西部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文章结合四川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在专业学科定位、本科教学内容设置和师资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出特色专业建设应重人文,抓质量;重创新,求特色。
  关键词:特色专业;质量;创新
  
  一
  
  近年来,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不断增加,英语专业学生人数骤增,教学规模急剧扩大,几乎形成了“校校办外语专业”,“人人懂英语”的局面。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仅四川省42所本科高校中,就有37所办有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本科是全省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仅2006年,招生数就达9500多人。在一片繁华的背后,英语专业如何适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专业办学质量的时代要求?如何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背景下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将人文素质与语言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如何在全民英语素质整体提高的局面下,彰显英语专业的特色优势?凡此种种,都是英语专业学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归结起来,目前制约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两点。
  1 过于强调英语的工具性
  刘祥清(2007)、胡壮麟等(2007)都撰文指出:“英语并不仅仅是工具”,过于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训练和运用,会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学生知识面和学生学术性方面的缺失,制约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英语学科的特性使得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大量记忆和机械模仿训练,英语专业学生逐渐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和懒于探究的思维方式,缺乏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中只满足对语言形式的理解,缺少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的探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欠缺。“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技能训练”,这是一个误区(肖礼全2004)。我国的实际教学操作中仍然以技能训练为主导,偏离了培养目标。英语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英语专业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否则,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最多能掌握一定语言技能,并非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才,结果往往是“三有三无”: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学问”。
  2 英语专业的学科界限模糊化
  蔡基刚(2007)认为,英语专业与大学英语的学科界限逐渐模糊化,英语专业越来越失去自己的特点。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相比,两者只剩下能力掌握程度上的区别和词汇量掌握上的区别。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照搬国外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并非一定适合中国的英语教学,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的英语教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偏远地区还存在师资大面积短缺问题。四川省外语院系普遍存在大批老教师退出教学第一线,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短缺,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学校又分为基础性、综合性、工科院校等不同情况,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本省、本校的特色,提倡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方法和模式,努力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束定芳(2005)认为,应大力加强对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目前中国的外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国外外语教学理论没有也无法为我们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应该体现个性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
  
  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部出台了二号文件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就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提出了树立科学质量观、加强专业结构设置、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立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等指导意见。”(教育部,2007)在此指导思想框架下,四川师范大学英语特色专业也对当今高校英语专业,特别是西部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建设现状进行了一些思索。西部大开发对英语人才和劳动者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英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部内陆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国民的外语素质及其外语教育与新的历史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何看待并探索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途径?2007年9月,四川省确立了两所院校的英语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现结合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评审标准。谈谈四川师范大学在英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1 对英语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
  全国英语专业数量400多个,英语专业种类5类:包括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及其他类型院校英语专业。回顾英语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英语不过是一种工具,什么才是英语专业恰当的定位呢?张冲(2003)认为,“英语专业是人文学科之一,其内容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练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专门研究,它在大文科中与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等相关专业部分交叉互补。英语专业的特征是:技能加专业、复合而开放,其培养目标为:纯熟的语言能力、自如的语文转换、深度的专题研究。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科定位又是什么呢?教育部在今年二号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教育部,2007)依托四川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我们将英语专业的特色定位为:以教师教育为出发点,以培养和发展基础英语教师专业和职业能力为落脚点,为四川乃至西部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英语人才。
  2 对英语特色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和师资培养的思考
  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回顾历史,四川师范大学学院英语专业已经走过了44年的办学历史,先后培养了上万名英语语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英语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秉承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办学思路,以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的教学为保证,以面向基础教育的科研为后盾,以创新的教育和教育创新为突破,积淀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