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河套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办学特色的培育

作者:李金娥




  摘要:语文教育专业“大语文、多证书”的办学特色,是在明确高职高专办学定位的前提下,围绕社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进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培育凝练而成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办学特色;培育
  
  河套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原是巴盟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81年设置并开始招收二年制专科生。2001年10月并入河套大学并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生,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与经验。2005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以发展专业内涵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教学为突破口,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为实现河套大学“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围绕社会需求,创设办学特色
  
  (1)办学特色形成的背景。国家撤乡并镇行政区划的改革,大量农民工进城;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化,农村适龄学生逐渐减少,农村中小学撤并:社会与家庭对升学率的追求,城市学校对师资学历要求的提升,语文教育专业大专应届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出现了困境。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已成为单位和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和基础,社会对语文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所有的单位,不论大小,有一个普遍的用人要求,非常需要“擅长写作”和熟悉“自动化办公”的优秀中文人才。此类人才十分短缺的原因是,文秘人员工作几年之后,绝大部分都走上了相应的管理和领导工作岗位,循环流动快,需求数量大。
  (2)办学特色的确定与内涵。语文教育专业“大语文、多证书”的办学特色,萌生于2001年。当年,三校合并(河套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校),专业整合,我系制订了《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提出了“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课程改革方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2006年,又制订了“大语文、多证书”的教学改革方案。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人才市场动态变化,优化专业内涵,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较灵活的调整,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即:“大语文、多证书”的培养机制;“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三个结合”的教学思路、“四个适应”的培养目标。
  “大语文、多证书”的培养机制:这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将语文教育专业与相关的文秘、新闻、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就业目标等进行交融渗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催生出适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确立了“主辅修”的培养方向,以语文教育为主修方向,以文秘、新闻、公关和和对外汉语为辅修方向,“一主四辅”,主辅结合。形成了“双证或多证书融通”的培养模式,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打造“四个模块”的新建课程体系:这是对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习”课程设置进行的改革,将课程划分为“公共(文化素质通识课)必修课、专业(语文教育)必修课、多证书(文秘、新闻、公关管理、人力资源和对外汉语等职业资格证)考试选修课和实习实训实践课”四个模块。建立了模块式的新课程体系。学生完成必修课程后,可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立,给学生奠定了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提供了毕业顺利就业的能力。
  实施“三个结合”、引导“三个转变”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原来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语文教育专业教学与多证书教学相结合,由原来培养“专一型”人才向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语文教育实习、实训与文秘、新闻、管理、对外汉语实习、实训相结合,由原来单一的教育实习向相关职业群多岗位实习实训转变。
  适应四个需求、实现多岗位的就业目标:这是在学生毕业时,达到的就业目标。既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做一名合格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也能适应行政、企事业单位文秘、公关、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做一名称职的文秘工作人员。还能适应新闻传媒与宣传工作的需求,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又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工作人员。
  
  二、不断改革创新,打造办学特色
  
  (1)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2002年,语文教育专业的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增加了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内涵;将学生校外实习时间,由四周延长为八周;增加了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将“新闻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开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进, 2004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在培养方案中细化了技能目标,强化了普通话等教师职业技能的有关课程;增加了秘书学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课程。2006年,对《培养方案》在前两次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修订。确定了“主辅修”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三个结合”的教学思路,“四个适应”的就业方向。具有“大语文、多证书”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更加适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服务社会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2)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是以语文教育的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以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加大了实习、实践课程,增加了文化通识课程,形成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训实践课”四个模块构成的“大语文、多证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文化通识课体现了其素质教育的综合性;语言、文学、文艺学等课程体现了其语文教育的专业性;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论等课程体现了其师范性;新闻、文秘、管理和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群的选修课程,体现了其职业岗位性和开放性;实习、实训、实践课程体现了其技能性。这正好对应了素质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职业岗位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的完整教学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和将来的就业,有选择地学习与实践。新课程体系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铺设了道路,也指引了方向。
  (3)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创新。在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中,系内推行了“课程改革工程”。语文教育专业的十门主干课程,都被作为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正式列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立项。部分教师已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如任当代文学课的教师所采取的以阅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的“一元三次教学法”,让学生主动拿起笔来和走上讲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统治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会说擅写”的能力,充分体现出了大语文专业学生有“好嘴和妙笔”的专业特色。写作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也采取了“以例文引路、精讲多练、注重实践”的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基础等课程都运用了自己编撰的、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的新校本教材。
  
  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办学特色
  
  (1)依托社会,“借船出海”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大语文、多证书”的实践教学理念是“回归社会、崇尚实践”。我们依靠社会力量,建立了以“社会为课堂”,以党政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巴彦淖尔市的宣传部、就业局,报社、移动公司、市二中等行业、部门、学校都是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都有本专业的实习学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形成了以“大语文”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岗位群。学生为所在实习单位撰写文稿,整理档案,提供信息,编印简报,操作电脑,参与接待等。学生的实习实训完全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社会打造成了语文教育专业实习的“航空母舰”。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搭乘社会这支“航空母舰”,驶入了各自理想的就业岗位。
  (2)2007年秋季,我们与内蒙古晨报社巴彦淖尔记者站达成了合作办学的协议,将记者站引入河套大学校园,使之成为我系“新闻采编制作”的校内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学校、报社搭台,教师、学生唱戏”。语文教育专业的师生在校内实习基地既能进行真枪实弹的实习实训操作,又能为报社采写稿件、校对文稿、编辑版面、征订发行;学生毕业,还可直接留社就业;报社的记者、编辑同时也成为我系的兼职教师。类似这种校企合作、专业加企业、培养加就业的形式,将学校和企业、市场和社会等有关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