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思考

作者:傅大友 钱素平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一套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本文在常熟理工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几个专科学校合并或单个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缺少本科教育的历史和经验,如何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升本”,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寻求用一种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项明智选择。
  
  一、常熟工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我校在2004年升本后,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几年的探索,学校设置了由校长直接分管的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机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形成了教学管理运行与教学质量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以及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务部门与系(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组织保证体系,改变了以往教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质量监控不仅评教、评学,还要评管理,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质量等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也纳入了质量监控的内容之中。
  同时,学校改革教学督导制度,构建了校、系二级教学督导机制,对学校的教学及教学管理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1)建立了教学质量信息采集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系统是指收集、存储、分析报告质量信息的组织体系。目前,学校采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一是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各种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活动,收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二是通过用人单位提供,主要收集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等方面的信息;三是通过分布于全校的各教学督导组、教研室、学生信息员收集信息,同时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直接方式和现代信息传媒(如教学质量评价网站,教学质量评价专用信箱)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专门的信息处理人员。对教学质量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2)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系统。构建以评教(教师教学)、评学(学生学风)、评管(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系统,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在评教方面,实现了评价主体(教师、同行、学生、专家等)多元化,鼓励多方参与评价。我们连续五年实施了以学生评价为主、同行和领导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效果明显。
  在评学方面,通过教师对任课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教学督导利用听课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召开系级不同层面的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各系利用期中、期末检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成绩进行摸底和分析;通过师生共建制度,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活动,了解情况;通过学生工作的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推进学生学风建设,从学生素质提高方面,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评管方面,为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注重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学校一方面通过专项检查,促进教学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对各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实施整改,真正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评管”,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促使他们真正视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通过查漏补缺,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了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3)建立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改进系统。在获得有效的教学质量信息后,教学质量管理者要将各种客观、公正、建设性的教学质量信息及改进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整改。我校主要以口头或书面、个别交换、网上公开、教学督导简讯、教学例会以及信息反馈卡等形式,反馈到质量责任人,促使质量责任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各种教学质量信息能够及时反馈到教务处、学生处、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以便了解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控制与调整。与此同时,学校将有关信息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好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工作,为学生参与教学和教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搭起教学互动的平台。形成了评价—反馈—改进—提高—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二、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思路
  
  目前,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我校正在通过理论学习、科学调研、民主讨论的基础上,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理念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一套适合于我校的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体现学校对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学生的庄严承诺,体现学校切实重视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真正树立起学校的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公众的满意度,使学校和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全面大幅度地提高学校的品质,使学校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思路如下:
  
  1.创新管理理念
  根据ISO9000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借助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运用PDCA(即包括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置一改进等活动)循环的过程方法,设计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与结构,构建学校内部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教学质量管理形成于教育教学服务实现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全部因素在教育教学服务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通过持续改进保证其长期有效性。其基本理念,即以顾客(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为关注焦点,不断地实施持续改进,以过程为基础来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强调采用“过程方法”,强调以文件的形式规范所有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结构上,突出教育教学的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要素,是一种采用“过程控制”的手段来保证质量的管理方法。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和某具体过程: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置一改进等活动,即借鉴PDCA循环的方法。要求把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照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2.明确教育教学服务特性
  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研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在概念、组织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