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从教育改革语境看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

作者:李培根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改革语境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语境的本质,即大学教育管理者和大学教师过度的“有我”,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及业界人士的作用;通过对一个大学生自主创新团队案例的解析,指出教育改革的语境其实折射出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文中呼吁高等教育改革的话语角色应该包括学生及业界人士,从而构建一个有教育者、学生和业界人士共同参与的更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语境;教育生态环境
  
  在高等教育界,人们经常谈论教育改革。这当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为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偶尔想到人们谈论高等教育改革的语境,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语境指语言环境,是文句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特征。语境既包括话语的语境,也包括思考问题的语境。本文尝试探讨一下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语境,这种语境说明了什么?我们又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去讨论教育改革?语境的不同是否说明了人们对教育本质不同的理解。
  
  一、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语境
  
  大学教育管理者当然会重视教育改革。人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话语,诸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革思想政治课教育,以利于培养有知识、有情操、有理想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
  可以说,以上这些话都不错,但仔细分析其语境又觉得欠缺了什么。
  譬如说,“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管理者们的意思无非是,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如多学科知识),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等等。更进一步,管理者们还组织一些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让教师和学生申请。这些当然是有益的,但同样是不够的。试想,学生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中进行创新,所受到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都是有限的。如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从队伍的组织、课题的选择(包括需求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等都是学生“自主”或者“以学生为主”完成的,那情况又如何?至少学生的潜能有可能被充分挖掘出来。这无论对于创新意识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自主”并不意味着学生不去请教老师和接受老师的指导,“自主”的含义在于学生主导他们创新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包括请教老师或其他人)。
  又如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对课程从体系到内容上进行改革。所编写的课程教本凝聚了众多教师的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讲,绝对是优秀教材。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改革就止于此吗?显然是不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教”。如何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某些实践活动中去感受、体悟,如此而得到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将远优于仅仅是“教”的效果。
  大学管理者们的确需要思考一下,是否应该更多地站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立场上去进行教育改革。
  很多时候,大学教育管理者们不仅没有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立场上,甚至没能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教育改革的问题。所有的管理者们大概都会同意,教育改革一定要把教师和学生发动起来,问题在于如何发动。真正在思考具体措施时,管理者们不自觉地更多地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譬如说,关于精品教材,管理者们往往在教材还未写出来的情况下首先组织评选出待编的精品教材。这样做虽然有产生好教材的可能,但至少部分优秀的教材常常无缘入选。那么,真正有生命力的精品教材是如何产生的?往往是在百花齐放的环境中,经过教学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在众多的同类教材中有少数几本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自然认同,如此而产生的优秀教材才能真正堪称精品。
  看来,管理者们过分看重自己的作用。管理者应该营造一个环境,以便让教师和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让他们有积极性去主动参与教育改革。这个环境对管理者而言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无我”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的政策、获得的效果可能是管理者所驱动的某些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教育管理者关于教育改革的语境中,“有我”的成分太多了,哪怕动机绝对是好的。
  
  二、大学教师的语境
  
  大学教师们在如何思考、如何谈论教育改革?多数教师肯定关心教育改革,有的甚至对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深感忧虑。关心教育的老师们常常认为:“课程体系要改革,因为学生的知识面太专”,“课程内容要精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等。
  以上这些话都对,但仔细分析其语境也觉得欠缺了什么。
  课程体系是要改革,课程内容是要精简,并且我们已经进行过不只一次的这样的改革。但是以往这些改革依然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判断和设计。不能否认这些设计凝聚了很多教师的心血,但很难说一定是很好的方案。
  不错,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加强。但是大学教师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想象,告诉学生们进行什么样的实践以及如何实践,这样的实践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创新能力培养,其作用显然是很有限的。
  即便教师们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试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然而,多数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要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课题,以及如何创新。那么,学生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去发现需求、发现问题,从而自己决定做什么呢?
  同样的,教师们关于教育改革的语境中,“有我”的成分太多了,哪怕动机绝对是好的。
  
  三、教育改革之语境中存在话语角色缺位
  
  现在谈论教育改革的语境其实是尊者的语境。管理者们和教师们不自觉地居高临下地看问题和思考问题。中国传统中的师道尊严肯定会起作用。在教育者的潜意识里,学生总应该听教师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当然领导者、设计者、发动者。
  现在教育改革的语境其实只是传道者的语境。 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告诉我们,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传道。长期以来,教师们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道。至于教育之道,教师们觉得恐怕不需要其他人告诉自己。
  教师的传道作用是毋庸质疑的,问题是仅限于此否?
  现代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多是直接为业界服务的。即使很多专业教育人士强调通才教育,毕竟很多学生还是会进入业界。那么,业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类问题,业界人士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们最了解业界的需求,还因为他们自己曾经受过高等教育,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哪些适应业界需求,哪些不很适应,他们体认更深。
  然而,教育改革的语境中显然缺少业界人士的角色。因此,探讨教育改革,应该有业界人士的参与。或者说教育改革的语境中应该有业界人士的角色。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难道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其实不然。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教学相长之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