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新建地方性工科院校教学工作创新体系研究与探索

作者:张洪田 车承军 张庆久




  摘 要: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创造性地推进本科教学工作,黑龙江工程学院从实际出发,以建立规范化本科教学体系为目标,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五大体系”、“十项工程”建设,为把握新建地方性工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规律,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本科教学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新建地方性工科院校;教学工作;创新体系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及相关文件精神,我院紧密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五大体系”、“十项工程”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院确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学院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规范化本科教学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本科教学工作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涵
  
  我院提出的“五大体系”、“十项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五大体系”是涉及本科教学最基础、最基本的建设,内容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十项工程”则是落实“五大体系”的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工程、教学运行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工程、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工程、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实验室、实习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工程、教育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工程。其建设总体思路是:遵循本科教学规律,利用系统工程手段,理清教学工作的内在关系,优化和整合教学工作整体结构和布局,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规范严格的工作系统,充分发挥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效益。具体说,五大体系就是从学院实际出发,把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按其功能和任务分成五个体系,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和谐规范的工作框架。同时根据各体系当前的工作重点,确定十项工程;并且把所有的体系、工程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上,为创新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化保障。
  这“五大体系”、“十项工程”是总结学院成立8年来教学工作取得经验,结合学院实际,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按照系统论原理,在反复研究论证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五大体系”、“十项工程”的建设内容涵盖了教学改革、建设、管理、保障等各个方面。建设方案的构思和设计,集中了全院各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意见、建议,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五大体系”、“十项工程”,全面地提出了我院教学工作每个方面的工作目标,是对教学工作的创新,在某些层面上反映了新建地方性工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某些规律,对同类院校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本科教学工作创新体系的具体内容
  
  1.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培养人才是高校各项工作任务中的中心任务。因此,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总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体系,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所有相关要素互相影响、互相支撑、互相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高校育人环境、制度、机制的集中体现。作为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我院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于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蓝图和总体规划,是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能集中体现我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顶层设计,特别是理论教学内容与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学分分配等设计,能反映我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院特色的具体措施。我们确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是:明确培养目标是关键,面向应用是先导,依托学科专业是基础,培养应用能力是核心,加强素质教育是重点,讲究实践教学是条件,推进产学合作是途径。
  按照这一思路,2007年7月,我院展开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出台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工作指南”,在2005年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我们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点工作具体落实为两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工程。
  
  2.教学运行管理体系
  教学运行管理是按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施的管理,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以校、系(院)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运行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训练的组织和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是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如何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此,我院建立了符合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基于现代化管理技术、高素质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队伍的教学运行管理系统。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的管理方针,把教师和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管理对象变为服务对象,实现由权力管理到服务管理的转变。如在教学运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推行和完善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校园教学运行管理网络系统,引进或开发教学运行管理软件,建立现代化教学信息服务体系,用现代技术改进和创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努力建设高效率的符合本科教学要求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
  我们把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组合成一项工程,即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工程,放在教学运行管理体系中。一是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通过教学改革和相应制度建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等形式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二是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既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又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学习型高素质人才。
  
  3.教学基本建设体系
  我院的教学基本建设包括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建设,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我院确定的教学基本建设体系,符合我院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如有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师队伍、课程与教材等具体体现为4项工程: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