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河海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概要

作者:鞠 平 吴胜兴 蔡正林 潘 静




  摘要:为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十一五”期间,河海大学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情况,制定了《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该工程由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校內教学评估共七个紧密联系的项目组成。本文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三方面对七个项目分别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彩虹工程;概要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根据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情况,学校继续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为初步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特制定《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 “彩虹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是:
  宏观上,围绕河海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在“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稳定本科规模,着力办优本科教育”的总体部署,按照“以人为本、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路,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微观上,坚持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办学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研究作支撑,全面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彩虹工程”的建设内容: “彩虹工程”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紧密联系的项目组成,旨在使工程做到面面出彩,七彩齐放,为学生通向成功架起一道彩虹,故简称“彩虹工程”。
  
  一、“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
  
  “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寓意加强品牌特色和新专业建设,将每个专业都建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长变长新,生生不息的“红杉树”。
  1.建设目的。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强化传统优势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并保持其国内外先进地位;加快理科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发展,以形成我校新的优势专业;注重其他专业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的本科办学水平。力争增加6到10个以上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再增5个以上专业跨入全国先进行列;重点扶持3~5个新兴专业,使其尽快成长为我校新的“亮点”。
  2.建设内容。按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优势专业,发展新专业,整合同类专业,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设计“刚柔相济”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各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质量,同时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会创新的各层次人才;办好“基地强化班”,构建有河海特色的精英培养模式。
  3.建设措施。“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200万元进行专业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针对全校46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组建“大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专业指导:对专业建设的专项经费采取按年度下拨、分期分批逐年建设的办法;制定河海大学专业评估计划,力争4年内对全校46个专业评审一轮,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二、“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
  
  “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旨在加强课程建设,将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建成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校、省、国家级精品,寓意生机勃勃的专业之树上结满累累“橙”果。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基础、争创精品”的方针,分批、分层进行课程滚动建设,要求各类课程在达到合格的基础上再建设出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的优秀精品课程,建设百门双语教学课程,力争获得20个以上省级教学成果奖和2~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养出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10~20种教材获省级奖,5~10种教材获国家级奖。
  2.建设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合,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完备教学档案;注重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容上重学术深度,过程中重启发、引导与互动,考试考核重刺激思维鼓励创新;辅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网络教学:注重师资培养,形成团结高效的教学团队。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100万进行课程建设,主要措施有三:第一,对各类课程按等级进行立项申报;第二,结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以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作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先导,通过教改立项等形式扎实有效地展开课程建设工作;第三,对各类课程进行严格规范的检验评估。
  
  三、“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
  
  “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寓意深化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将河海学子的基础实践能力打造得像金刚石那样坚固无比。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校准备建成6~8个特色明显、开放共享、达到省内高校先进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3~5个成为省级、1~2个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专业均有稳定的满足培养目标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且相近专业能共享指导人员和场地设施;提升课程设计内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力争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
  2.建设内容。按照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学科特色;按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内容;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推进教学实验室开放;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拓展实习基地,深化设计内涵,强化过程管理。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790万用于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主要措施如下:首先,更新传统观念,进一步落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视同仁;其次,成立河海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检查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工作;再次,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实验教学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邀请兄弟高校的同行来学校作专题报告;最后,各专业聘请校外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与考评专家组,对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开展考评与抽查评审。
  
  四、“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寓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体现创新能力培养,使河海学子的创新能力像青翠、茂盛的绿草地,创新活力源源不断。
  1.建设目标。学校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