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校闭合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模式构建

作者:周云峰




  摘要:高等院校闭合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是由教学指挥系统、检查评估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质量保障系统四部分组成,通过日常教学检查、专项教学评估、教学信息监控三种形式,对全校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教学管理过程和毕业生质量等方面进行指挥决策、检查评价、信息反馈、整改调控,形成由学校教学校长、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教学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学生处、督导室、各教学院(部)等部门联合组成并参与的完善闭合的监控与保障体系及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闭合型;质量监控;构建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我国近几年逐渐加强了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设,用以保证和促进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经过不断研究探索与实践检验,逐渐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模式,该系统模式闭合循环运行,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具有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的长效机制。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的构成
  
  1、教学指挥系统
  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根据信息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对教学工作做出必要的调整,及时对教学检查评估系统提供指导性意见,保证全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正常运转。
  
  2、检查评估系统
  根据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学指挥系统的部署,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与控制,保证教学活动的良性运转。一是通过日常教学检查,包括开学第一周的开课情况、三级听课、期中教学检查、教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考风考纪、试卷抽查和实践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及论文)等检查实施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二是通过专项教学评估,包括: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每三年对院(部)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每两年进行一次专业评估(其中对新专业重点评估)、每两年进行一次课程评估(其中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由学校组织评估,其他课程由开课学院自行组织评估)、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每两年学校对本科教学“双基”实验室进行一次评估、每三年对教务处进行一次评估等专项评估,对教师教学过程及效果、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教学管理过程及效果实施有效监控,把“监”与“控”有机结合起来。
  
  3、信息反馈系统
  通过督导、学生信息员、教师、教学院长(主任)及教学秘书等渠道,收集信息并整理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准确、全面、及时地反馈给教学指挥系统和保障系统,为指挥系统做出正确决策和保障系统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及评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教研室及教师本人,为其改进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信息反馈,使学校、院(部)和教师及时掌握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质量保障系统
  负责监控反馈结果的落实,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施,以及教学检查评估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案的改进及完善,为开展下一环节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形成了循环闭合、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在总结以前教学质量监控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于1997年初提出构想并开始研究实践,经过5个学期的循环检验初步形成,获1999年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以后的运行中,又经过不间断地总结、修正、调节、再实践过程,该体系已基本成型。2004年学校承担了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重点是从规范化、科学化要求上,进行深入研究实践。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闭合循环运行,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系统的运行
  
  1、规范的日常教学检查
  我校通过“三查”实施日常教学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监和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查”定期教学检查,即学期初重点检查教学准备、师生到课率;学期中重点检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效果;学期末重点检查考风、考纪、试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二查”经常性教学检查,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经常性教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师到课率、课程表和教师授课进度表执行情况;教师迟到和提前下课现象、学生上课出席率及课堂纪律等;各类实习实验进展和完成质量情况等。“三查”重点教学检查,即针对在教学改革方面有突破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程,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反较大、课堂教学质量存在明显问题,不能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教师,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及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开展重点教学检查,把教学检查工作引向深入,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2、系统的单项和综合教学评估
  我校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评估、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务处评估等“八项评估”,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实施监控,并在评估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评估工作程序。
  
  3、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第一,校督导信息反馈。学校督导,通过检查性听课及深入各院(部)了解教学的主要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教务处、各院(部)反馈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第二,学生信息员反馈。信息员通过填写信息表,对教师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等有关教学各方面的问题反馈到教务处及各院(部)。第三,教师反馈。通过教师座谈会或教师信箱,及时获取信息并反馈到各院(部)、教务处和校领导。第四,教学院长(主任)及教学秘书反馈。召开教学院长(主任)及教学秘书会议听取意见,定期反馈到校领导、教务处及有关部门。
  
  4、专项制度得到落实
  第一,督导制度落实。2001年学校在原黑龙江商学院和黑龙江高等专科学校督导组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哈尔滨商业大学督导室。2003年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督导作用,学校督导室成员进行调整,确定了首席督学和七位督学,并组建了学院(部)二级督导队伍。通过督导包干各教学院(部)听课、查课、调查和座谈,有重点地监控和指导教学运行过程,评估教学质量;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收集、分析、调查和研究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第二,领导听课制度落实。各级领导每学期按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做好听课记录,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
  第三,三级评教制度落实。我校一直执行“三级评教”制度,评估结果较差的教师,各院(部)安排岗位练兵和在职进修提高,经过进一步考核不及格者,不再担任授课任务,低于85分者取消参加教师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资格。
  第四,激励与约束制度落实。按《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的规定,奖优罚劣,对学校教学工作有贡献者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购房政策等挂钩;对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严肃处理,实行教学质量的一票否决。
  
  5、构建闭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我校已形成了“由教学指挥系统提出教学质量监控整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教学检查评估系统围绕着教学部门及工作、教师及教学过程、学生及学习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及科学分析后反馈给教学部门、教师、学生、教学指挥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指挥系统根据可靠信息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控指令;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建立和修订教学检查制度和评估方案、促进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落实”的闭合教学质量监控环体,有力地保证了下一轮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