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城市型大学的内涵研究与办学模式创新

作者:吴 光




  成都大学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本科高等学校,学科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为成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研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高等教育功能。成都大学提出研究与探索城市型大学办学定位的新构想,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专业设置合理,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如何突出城市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合理构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办学模式,成为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型大学的内涵研究
  
  城市型大学的内涵和发展可以从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得到借鉴。美国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由芝加哥大学校长W.R.哈珀首先创办,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社区学院不但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且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社区学院始终坚持为所在社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成了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基地。美国社区学院兼有学士转学教育、生计教育、劳动力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多重功能,其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低廉的学费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使其深受美国普通百姓的喜爱。
  高等教育的职能集中表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培养人才是其首要的职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的类型有密切的联系。
  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高校的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我们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平台,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以社会职业技能标准为插件,构建学生应用性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的职能客观上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当具备理论知识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规格特质,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创新的能力。
  我们提出的城市型大学的内涵包括:在行政隶属关系上,隶属于成都市,具有城市属地性质;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学科专业紧扣成都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设置,课程紧密结合成都产业结构布局需要设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培养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员等各类具有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中端人才:在教育管理模式上,突出个性化发展,个性与社会相协调的教学管理:在高等教育属性上,讲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阶段教育与终生教育并重;在科学研究上,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产品革新、技术发明等领域为主线,注重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
  城市型大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和地方特色,通过形成办学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的道路,突出办学定位的地方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服务地方的主动性。
  
  二、构建城市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我们提出了要将成都大学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型大学的新构想,经过教育专家的论证,对此构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城市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的城市属性,紧扣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培养一大批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实战经验的中端应用型人才。今后,成都大学将重点把学科专业建设目标放在办出特色和提高培养质量上来,探索出一条具有城市属性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成都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
  成都市地处中国西部,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工业新跨越、争创服务业新优势、开创农业新局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的工作思路。我们根据成都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定位,在发挥人才培养和开展科研的同时,着重体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功能,加大学科专业的调整,着力为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们遵循城市型大学办学理念,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以应用性科研为引领,积极探索与实践城市型大学办学的新模式。在实践性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引入“平台+插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成都市软件企业培训机构联合,成立了“成都大学国信安软件产业学院”。该“学院”不同于一般院校设置的软件工程学院,它突出的就是“产业”两字,完全适应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需求。采用“平台+插件”式课程设置,就是以学校基础能力训练为平台,以IT企业标准为插件,随时引进行业新标准、新成果,在成都市高新区的IT企业都将作为“学院”的成员单位,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主体,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缩短产学距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前沿的联系才会最紧密。学校还与东软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建立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天光科技公司、维纳科技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则以产业项目的形式,建立了数字动漫原创中心,同时与北京和深圳的公司共建三创公司、三昧火公司,使学生动漫制作的实训工作前置化,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动画系正在打造成都市第一部4D电影,在已列入开发计划的4D电影中将会出现大熊猫、宽窄巷子等成都元素。
  在应用型科研方面,我们成立了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和地方服务与合作处,在学校科技处的主导下,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近年来,我校初步完成了“成都市农民集中居住意愿调查”,为成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承担了由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达的成都市目标绩效考核课题研究项目,该研究成果将积极促进地方规范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我校还主动为地方经济、科技、旅游、食品、制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教育和智力支撑;围绕成都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为成都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助推作用,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我校作为四川省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主动参与生物农业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运保鲜,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重大产业化研究开发项目的拟定和组织实施。
  
  三、结束语
  
  我们在积极探索城市型大学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改革思路。学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校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城市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建设好2~3个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发挥最好的专业,突出我校作为“成都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成都市数字原创动画研发中心”、“成都市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教育功能优势。
  我们还将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为主线,以建设具有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举的人才梯队为重点,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和特色竞争力,为成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构建城市型大学的办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