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探讨

作者:李清源 魏晓红




  摘要:作为一种必备的输出性的语言应用能力,写作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却较为薄弱,远不能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博采众长,探讨和尝试了一套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短长合壁”、“兼顾地道实用”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写作模式
  
  英语写作是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与读、听、说并列。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不仅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还要具备一般的外语日常交流能力,逐步过渡到口笔头探讨学术问题、作学术发言、用英文发表论文等。然而,近年来,随着许多新类型研究生的出现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写作却成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写作课班级大、课时少,“课堂气氛沉闷不堪”,“学生缺乏写作课兴趣”,无法表达“深刻思想和独到见解”(刘爱英,2003)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翻译式的写作断断续续,不连贯”(Connor,1996:3),结果写出来的英语其实就是用字母写的汉语,毫无地道性可言。因此,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写作能力培养。
  
  一、大学英语写作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学英语写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学者提倡读写结合,认为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而写作是体现和提高阅读的最佳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要将读写结合,教师加强写作过程指导并改革作文评改方式,就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以及整体语言能力(郑兰英,2002:孙云波,2003)。“写长法”研究则认为写长作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产出意识,不但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还间接带动听说读能力的提高(王初明,2002;方玲玲,2004)。“过程写作法”(陈立平,李志雪,1999;李森,2000;邓郦鸣等,2004)的提出及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该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在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而“过程体裁教学法”(Badger&White,2000;韩金龙,2001)则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写作视为写作者从特定情景(situation)出发写出特定语篇的一系列步骤,具有耗时短、效率高的特点。
  以上有关英语写作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操作难度。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单独的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对于研究生来说,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帮助他们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以及一定的英语写作技巧,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满足他们更高的学习需求,把英语变成为他们拓展学术空间的有用工具。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研究生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英语技能写作。然而,实际的写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方面是“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头脑中大量的词汇和英语表达法无法灵活、准确地应用;另一方面,深知实用性文体的重要性,也了解一二,写起来却难上加难,错误百出,既不规范也不地道。针对学生的这种需求和现状,笔者博采众长,在写作课教学中借助于网络技术尝试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创新写作模式训练。
  
  二、创新写作模式探讨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硕士阶段的英语学习不同于本科生的教学,他们无论是从已有的外语水平还是从学识、经历和对事物的认识都有着个人独到的、较为深刻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语言智力本能的发挥。
  
  1、摒弃框架,“短长”合璧
  英语教学活动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潘文国,2001)。由于当前的研究生班级规模大,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笔者在学生入学之初的写作教学中主要采用“短长”结合的方法,即在写短文的基础上写长文。短文写作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体裁练习消除写作焦虑;而长文写作则重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短文写作的前提是范文分析。一个成熟的体裁有其自身特有的体裁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为所有使用者共同承认和遵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特定体裁的典型范文,不仅分析和描述语篇语言层面的特点,而且要更进一步探究语篇的深层结构——体裁结构,及其结构特点、语言特点的心理学依据。范文分析完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模仿该体裁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以达到“内化”知识、消除写作焦虑的效果。为了确保学生在以后写作同一体裁文章时能做到得心应手,发挥自如,接下来就要求学生根据给定题目或情景和有关这一体裁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写长”创作并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摒弃“三段式”框架,释放创新潜力,增加他们尝试使用丰富多彩的词汇、表达法、句法的机会,从而加强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扩大知识面。
  “短长”教学主要结合精读课的学习而进行。通过读写结合一方面训练学生层次上对精读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通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质量;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目的语的敏感度,培养语感,逐步形成思维定式(方玲玲,2004)。以A Kindof Sermon(Unit 1,Book 5,College English)为例,该文所涉及的是几乎所有硕士生及他们的老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Why do advanced students make less obviousprogress in their advanced English study?文章遵循problem-(students'and teacher's)reaction-(theauthor's)opinion-(the author's)advice这条线,逐步深入,其结构和写作技巧为学生写好论说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该文讲授主要采用篇章教学模式,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提示通过阅读归纳各部分的main idea及使用的写作技巧,同时找出段落之间或段内句子之间的衔接方式、各段的good expressions等。篇章学完以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该文150字左右的summary或abstract或相同体裁的论说文(教师通过校内自主学习网进行指导、监控,以确保每个人都完成并就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并在课内进行交流、讲评,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后就与课文有关的话题如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English in My Life.Why Do I Learn English等写一篇不限字数的长文章。对于Love Story,If It Comes Back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