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外语教学改革出路笔谈(十二篇)

作者:佚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守仁教授:需要对现行教学观念及实践进行反思检讨
  
  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根据这一思路,有必要对现行教学观念及实践进行反思检讨。
  
  1.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定义,丰富内涵,确立英语本科的“专业形象”。按教育部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只是“英语”两个字,到了研究生教育层面才有“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概念。“英语”这一比较宽泛的名称体现了本科教育“三基”特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语种不同,英语专业学生不是零起点。我国基础教育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不断提高。2003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些外部因素促使我们对英语专业的内涵作出清晰的界定,强化专业特征。据了解,香港大学英文系正在酝酿改革,拟设置3个专业:English Studie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Studies in English。香港与内地情况不同,但我们也不妨借鉴他们的经验,改造以语言文学为主导的英语专业。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英语本科专业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英国研究、美国研究,专业内涵除英语文学、语言学外要加上国情研究,三者同等重要。建议在现有的“英美概况”课程基础上开发建设Idea of America,Idea of Britain课程群,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观念(政治、宗教、文化、价值取向),以及英美国家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传媒等。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做小型课题研究,并进行中外比较。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里丰富的学术资源,在本科阶段就为学生将来成为“英国通”、“美国通”专业人才做准备,从而使沿袭多年培养译员的单一模式有所改变。
  
  2.改进语言技能的训练方式。英语专业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关于英美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并对某一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这使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口头交际发音正确,语调自然,用词准确,言之有物,写出来的英语符合英美人心理定势和英文表达方式,翻译能忠实于原文,译文流畅通顺,这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方面能够有别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可以通过在现有课程设置框架下调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实现。例如,听力课材料要新,每周坚持听CNN、BBC节目。口语课程要有背诵、演讲、辩论等训练内容。阅读文本既要有经典,又要体现当下性。学生阅读之后开展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进行写作训练,使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采用英美国家最新出版的大学生读写教材,使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大学生的关注点,其读写能力达到英美国家一般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一点上实现与国际接轨。加大翻译训练的作业量,探索有效的笔译训练教学方法途径,改善口译训练的硬件。有效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能力的新思路是顺应英语本科专业朝英国研究、美国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让他们通过学习专门知识来掌握语言。这涉及到逐步使尽可能多的课程从训练型向课题型转变,需要改革传统的单纯以语言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代之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课题研究推动语言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习者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际的、有用的语言能力,而不是在人为设计的、相互隔离的语境下单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课题型课程能使学生了解英国研究、美国研究的现状及最新成果,在本专业领域内逐步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取得对特定课题的话语权,从而使他们真正能胜任未来的挑战。将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糅合成一个整体,可以实现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互动双赢。
  
  3.完善“专业+方向”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校外语专业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也积极进行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较为通行的做法是采用“专业+方向”模式,即充分利用本系、本校的教学资源,设立与英语相关的若干方向,如语言文学方向、翻译方向、科技英语方向、商务方向、旅游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专业+方向”模式兼顾到基础性和选择性。基础性是指学生应该受到英语专业方面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方面较为系统的训练: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文学、语言学、英国和美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专业知识,语言技能要过关。选择性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未来的发展计划来选择学习内容。实践证明,设立方向应依托英语专业优势,尽可能与英语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基本的出发点是以英语为本,多元应用。同时,设立方向要注意操作成本,精心设计,数目不宜过多,否则战线铺得太长,效益不佳。“专业+方向”模式要在基础性和选择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英语专业的基础性是第一位的,要达到本科水平,而供选择的方向也要确保教学内容相对完整和高质量。客观来说,学生选修方向课程,势必增加课时。要把专业学好,同时把方向课程学好,必须加大投入。弄不好,结果可能是英语基础不扎实,其他方向专业知识也只是学了点皮毛,两个专科加起来,依然是专科水平。因此,对“专业+方向”复合型课程设置要慎重,对学生的选修给予正确引导和指导。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是为学生提供英语教育,而不是办技能培训班。大学教育以育人为本,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学生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素质是本钱。学生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是一种竞争力,他们在以后工作岗位上要有突出表现,优秀的素质是关键因素。素质教育要体现在英语专业各门课程教学中,使之成为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
  要开启外语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
  
  人才培养是任何一个专业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外语专业更是如此。
  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工具型和复合型。前者的培养理念是建立在语言工具论基础之上的,培养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培养模式自新中国建立初期至今,一直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后一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这时随着全民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在培养工具型人才的同时,已经开始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而且还努力尝试“外语+x(专业外语)+Y(专业知识)”的新型培养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