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

作者:张红霞 曲铭峰




  摘 要:从对全国72所高校的6988名教授、5029名学生和427名管理人员的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的比例不低,但学生的满意度很低;研究型大学比普通高校问题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评价导向和科研任务压力使教授教学态度很成问题。此外,教学辅助条件和设备也很落后。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区别对待研究型大学和普通高校,对于前者要从经费上和制度上保证科研与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满意度;科研与教学的融合;问卷调查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20多年来走过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路程及其取得的经验教训来看,本科教学改革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举措;研究型大学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改革的根本在于重建教学与科研制度。第一,转变广大教职员工关于“学术”的观念——学术不仅指发现知识的活动,而且应该包括传播知识和整理知识的活动;[1]第二,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在二者之间建立同生共进的关系。[2]博耶委员会的派生机构“重建中心”在2001年进行的对1998年博耶报告影响的跟踪调查结果,基本肯定了许多研究性大学在科研与教学融合上的探索,其中扩大本科生研究计划和实施研究性教学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举措。[3]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设立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便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本文所涉及的“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针对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调查范围涉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72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调查对象主要是教授(含副教授,下同)这个关键群体,同时包括学生和管理人员。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而且,问卷设计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因而不仅发挥了理论研究人员的特长,而且充分考虑了政策制订的实际需求。
  本文内容是“教授教学”专项的一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对问卷调查部分的有关数据分析,了解目前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在本科教学问题上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现状、困难与问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们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找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本科教学问题上的特点和差异。最后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举措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2006年5月底、6月初开展,调查对象为8所不同地区的著名研究型大学(本报告简称为“著名大学”)的大三学生。其目的是以著名大学为典型案例对教学质量问题有个总体的了解,为下一阶段更大范围的调查做准备。第二阶段于2006年11底到12月初进行,调查学校覆盖多种类型和层次的67所高校。两次调查的具体设计如下。
  
  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对于8所著名大学学生样本的抽样设计,兼顾学科类型(分为文科、社科、理科、工科四类),采取为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每校发放问卷400份,共计3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775份,有效回收
  第二阶段抽样方法完全按照教育部高教司专函(高教司函[2006]228)的要求,即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农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10所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以及本校5%~10%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他高校每校对10%的教授和10%的副教授进行问卷调查,暂不对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人员的选择,由各校依据客观、全面、多方面反映情况的原则自行确定”。共67所学校参与了调查,调查单位的抽样基本符合高教司的文件要求。本次调查共收回教授与副教授问卷6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6%;管理人员问卷434份,有效回收率为99%;学生问卷2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
  两次调查的学校总数为72所(其中3所参加了两次调查),其中19所为具有研究生院的学校(本报告简称为“研究型大学”,其余为“普通高校”)。参与问卷调查的教授总数为6988人,校级领导274人,教务处长和人事处长等处级管理人员153人,学生总数为5029人。
  
  2.调查工具与调查内容
  第一阶段8所著名大学学生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②学生对教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评价;③学生对学习态度、专业兴趣的自评。
  第二阶段调查对象包括10所大学的三年级学生、67所大学的教授和管理人员。三类人员的调查内容涵盖教学改革的不同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1)学生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②教授承担本科教学情况;③学生对教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评价;④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⑤学生对有关教学改革建议的看法。
  (2)教授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自己承担本科教学情况;②对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认识和态度;③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困难和原因:④对改进教授参与教学的方式、内容的建议;⑤对有关晋升、评价、分配等制度建设的看法与建议。
  (3)管理人员调查亦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①对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的认识;②本校在推进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上的政策与举措及其实施情况;③对改进教授参与教学的方式、内容的建议;④对有关晋升、评价、分配等制度建设的看法与建议。
  第一阶段调查的问卷信度可以用问卷中的两个自编量表(学习态度量表和学术兴趣量表)来估计。两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84和0.85。第二阶段调查的问卷信度估计可以从相关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获得。学生问卷5个题目的a=0.77,教授问卷9个题目的a=0.77,管理人员问卷9个题目的a=0.74。
  
  3.分析方法
  首先用SPSSl3.0对各变量进行频数分布等描述统计,然后通过卡方检验、列联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有关变量与学校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关系。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分为学生、教授和管理人员两部分展示。
  
  (一)学生调查结果
  1.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在8所著名大学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学生的专业分布如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占33%,自然科学占33%,工程技术占25%,其他类占9%。在第二阶段10所大学参与调查的2 248名大三学生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占69%,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