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周晓虹




  摘 要:本文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理,探讨了市场营销学新的教学模式。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亲验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营销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和策划实践三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系列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建构主义原理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教学及相关的对学生进行的辅导、咨询、交流等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较大的延伸。无论是课内课外,通过校园网等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要教师有心,学生有意,随时都可以实施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认真地去践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由教学活动来实现。
  一方面,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传授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更多地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很好地体现育人职能,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目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均衡协调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师群体及其合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最具开发性的教育资源。素质教育不单是开设文化素质课,文、史、哲、艺术课就能满足的,因为素质教育和培养贯穿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阵地。学生课堂课程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活动对课程知识的传递,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过程都内在地含有价值取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炼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用可能、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满足,得到包括新知识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识和理解
  
  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观点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的情景、协作、互动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专业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将课堂视为“学习者的共同体”,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要培育“学习者共同体”,并使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通过互动、协商、合作来开展学习活动,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内和课外参与其中、忙于其中、学于其中、思于其中。
  我们不一定要对建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但一定要理解掌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很重要的方面是创设学习环境,在设计学习环境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经济活动中真实的任务,并且是与教学情景相关的任务,而不是抽象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提供真实世界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创设的环境中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知识的构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分析
  
  1.与现实生活贴近,与时代发展同步,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是个动态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也在同步发展。各种营销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营销理论的经验要求和营销管理法则的权变要求,加上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和体系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为让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的营销职业岗位或从事相关的市场工作。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和体系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尽量体现最新的市场理论嬗变和实践关注的内容。
  
  2.案例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学生创新能力、权变能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运用。而通过营销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案例将学生导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问题。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是面向实践的,课程中很多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市场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抽象,课程内容安排和训练必须尽可能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营销知识具有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实际市场策划变通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懂得体验,尊重科学,讲究艺术,更懂得营销知识的转化。所以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基于上述对教学活动和课程的认识,以及对建构主义教学的模式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总结,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建立“学习共同体”,实践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