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作者:杨晓莉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北美兴起。它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教育应该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纵观中国的教育,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情感因素入手,分析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探讨外语教师应具备的情感素质,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情感如自信、自尊、移情、动机、好奇、愉悦、投入等能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相反,消极情感如焦虑、紧张,腼腆、怀疑、沮丧,失望、厌恶等会严重阻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Jane Aronld把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包括焦虑、动机、自信、个性特征等。另一类是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对外语学习者产生直接影响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焦虑(anxiety)这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有关。RodEllis把焦虑分为三种:气质型、一次型和情景型。气质型焦虑是一种持久的焦虑倾向;一次型(或状态型)焦虑是某一刻产生的忧虑心情,是气质型和情景型焦虑结合的产物:情景型焦虑是由具体情景或事情(如公开发言、考试等)激发出来的焦虑心情。对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常见的三个焦虑原因是:担心用目的语交际时不流利正确,害怕考试,害怕被评价太低。焦虑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型和妨碍型。前者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努力克服焦虑感觉,而后者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回避焦虑的根源。
  2.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动力源泉,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又一重要的情感因素。有学习者把外语学习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指为了就业、提拔等现实目的而学习外语,后者指出于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兴趣、向往将未来融入目的语社会而学习外语。也有人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两种。内在动机源于对外语本身的好奇、兴趣、学习的成就感或快乐体验;外在动机来自于外语学习活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为了得到表扬、赞赏、升迁或避免批评、惩罚等。虽然外在动机对外语学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看,真正经久有效的还是内在动机的作用,尤其对成年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内在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成为外语教学的任务之一。
  3.自信心(confidence)自信心是外语学习者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和意识。它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心理基础。在外语学习中,自信心强的学习者由于情感焦虑低、学习动机强,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主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们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和更大的自信。而自信心弱的学习者情感焦虑较高,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甚至对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语言发展会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
  4.移情(empathy)移情指设身处地想象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并产生共鸣。移情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情感体验,只是对他人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的尊重、理解和接受。移情可以把人从自我为中心的“自闭症”中解放出来。在外语教学条件下,移情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正确态度,有效克服文化诧异(culture shock)。
  
  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情感素质
  
  在提倡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所谓“亲其师,信真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丰富的情感观 外语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不仅要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知识渊博,而且要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气质。面对学生时,他应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情感态度,乐于与学生交往,以获得真情。外语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巨大力量和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爱心是滋润学生,15,1tt的甘泉,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
  2.掌握教学艺术 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对学生有情、对教材有情、用声传情。快、慢、强,弱、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气、语调起伏变化,产生真情、激情,使学生其乐无穷,产生真情共鸣的实际效果。其次是形态艺术。要恰当、巧妙地运用仪态、眼神、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与学生交流。用慈祥的目光扫视每个学生,让微笑成为英语教师永恒的表情。实施“微笑教学”,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面带笑容,认真倾听,用微笑带去对成功学生的欣赏和鼓励,同时也带去对后进学生的温暖和力量,把热情与亲切带给学生。
  3.自我调控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当教师一跨进校门,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所有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是属于教育的,教师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则会压抑、沉闷,而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则会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教学。
  
  三、教学方法
  
  以上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探讨了外语教师应具备的情感素质,接下来谈谈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
  纵观国内外外语教学法可谓种类繁多,笔者认为把认知与情感结合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当推:合作学习法和写长法。下面就介绍这两种学习法,供大家参考。
  
  1.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