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中国文化传统与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改革

作者:王义遒




  2003年11月7日,《中国青年报》以“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为题发表了他评价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席话:“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丘成桐先生是惟一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他一向以语言的率直而惊人。比如,他曾对我说过:中国数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不人流”;“数学研究的评价标准就是真和美”。这次,他又以其率直惊动了中国教育界和大众,反响强烈。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说:“丘大师终于揭开了中国教育脸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也有反对意见:“美国教育不是中国教育的参照系”,美国自己还在反省学生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的不足。报纸还揭示,华裔物理学大师“杨振宁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说:“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那一个好,那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确实,杨振宁先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述过这样的意思:中国给了我严格的训练和坚实的基础,美国给了我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