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一得集·《照片效应》等

作者:王继红




  照片效应
  王继红
  
  冉冉每次在妈妈离园时都拼命哭闹,我几乎用尽了所有方法,但成效都不大。如何才能减轻冉冉的分离焦虑呢?这天,冉冉在妈妈走后仍然哭个不停。我轻轻地抱起她说:“冉冉,是想妈妈了吗?”地点了点头。“那老师会变魔术,把你妈妈变出来好吗?”冉冉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情绪平静了许多。“一、二、三,冉冉,你看!”我把一张事先准备好的五寸照片放在冉冉的面前,照片里的妈妈在微笑地看着她。我一边看着冉冉的反应,一边把照片放进她胸前的口袋里说:“瞧,妈妈也和冉冉一起上幼儿园了。”冉冉的小手摸了摸口袋里的照片,问我:“妈妈能看到我吗?”我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拉着冉冉一起去做游戏。以后的日子,冉冉来园时还有些不情愿,但有了那张照片的精神寄托,有了我的安慰与爱护,她逐步地迈出了从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步。
  
  巧用数字点名
  杨静
  
  每次点名时,幼儿大都漫不经心地答声“到”,显得无精打采。为此,我尝试了用数字点名的方式。我将幼儿的名字和数字对应起来,给每个幼儿编了学号,如明明1号、玲玲2号、天天3号……我有时按学号的顺序点名,有时将学号单数和双数分开来点,有时颠倒学号顺序来点,有时让孩子围成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图形自我报号……这种点名方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数学能力。
  
  《西游记》中的数学
  唐丽娟
  
  课间休息时,我为孩子们播放了《西游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议论。看到孩子们兴致如此高,我想何不趁机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知识呢?于是,我加入孩子们的行列,和他们边看边聊:“唐僧一共有几个徒弟啊?”“有四个。”“来,我们一起数一数,到底有几个呀?”“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沙和尚,有4个。”“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不一样。”“有些什么颜色?”“有黑颜色的,有黄颜色的……”“他们长得一样吗?”“不一样,猪八戒胖,孙悟空瘦。”……短短的几分钟,我和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了关于《西游记》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地帮助孩子们积累了关于数、颜色、区分事物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可见,当孩子们看动画片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挖掘动画片中的教育因素,帮助孩子积累有益的东西。
  
  美无处不在
  陈红艳
  
  如何让活动室内的空墙美起来呢?我的做法是:除了在空墙上设计色彩斑斓、富有动感的主题墙饰外,我还设计一些小巧别致的小型墙饰。如“小小气象站”,我将它设计成一棵树的样子,每片叶子表示不同的天气情况,幼儿可以通过拨动树枝来选择同天气相对应的图卡,既有趣又方便实用,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又如在自然角,我设计子许多跳舞的水果娃娃,将幼儿熟悉的水果以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出来,幼儿觉得又稀奇又好看。
  在设计小型墙饰的时候,我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在不违反和谐美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尽可能多地利用空余的地方,如制作一串水嘟嘟的葡萄,摆放一丛娇艳的鲜花,悬挂几个美丽的小饰品……将美蕴含于活动环境中,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审美体验,感受到“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