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多元化的美文教育

作者:杨腊凤 肖 俊 钱春艳




  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教育价值。我园开展的美文教育就是充分挖掘儿童文学作品的多种功能和教育价值,以期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构建主题,整合美文学习内容。
  
  我们尝试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呈现,充分挖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各领域、各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幼儿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机会和方式,使幼儿完整地、全身心地融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境和氛围中;在超领域、弹性化的主题背景中体验不同学习策略,多渠道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主题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多元发展。下面是以《三只熊》为主线构建的主题学习活动:
  
  1.分析作品特点(见表)
  2.确立主题学习目标。
  ·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合作表演,体验故事角色情感特点。
  ·在表达和操作中,获得熊的基本特征和与熊有关的事物的经验,尝试排序和推理。
  ·培养幼儿懂礼貌、区别是非的能力,从小懂得关爱他人,分享友爱。
  3.构建主题网络(见图一)
  
  二、分析作品,确立多元化教育目标。
  
  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把握是顺利开展美文教育的前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件儿童文学作品,深入分析,细细品味,根据儿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拟定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童话《白雪公主》中公主的美丽善良、皇后的嫉妒狠毒、小矮人的助人为乐等能潜移默化给幼儿一种道德判断——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引导幼儿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公主的轻易上当,为幼儿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敲响警钟;作品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角色对话更能吸引幼儿模仿、表演、合作、交流。又如《小鱼的幼儿园》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了鱼儿、荷花在水中自由欢快的游戏画面,能激起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流畅的音韵、抒发出爱心和童趣,能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大水池是小鱼的“幼儿园”,鱼儿、荷花生长离不开水的小知识有机地融入到诗歌中,以此激发幼儿珍爱小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整合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育策略。
  
  我们着重将正规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游戏活动、艺术表演活动相整合,让幼儿多渠道获取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以《白雪公主》为例,我们整合了作品所涉及的相关学习内容,给幼儿以全面的、充足的营养,并运用多种教育策略:有正规的教学活动——欣赏童话,让幼儿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及特点:有多种游戏的运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获得了无限乐趣;有围绕作品展开的手工、音乐、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唱唱演演、想想说说中得到有关艺术创作的成功感,分享他人的艺术表现经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艺术表现成果……
  
  四、积极互动,创设开放性教育环境。
  
  开放、多元、个性的环境能促使幼儿积极地与儿童文学作品相互作用,使幼儿在各种类型的经验之间、感受与表达之间、思维和操作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外环境的有效支持和软环境的氛围影响,全方位地支持幼儿的美文学习。
  1.外环境的有效支持。
  我们将活动室楼道墙面与文学活动主题相结合、相呼应,在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多方面的环境刺激,并与之有效互动,通过与环境的多种互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如散文欣赏《彩色的秋天》中,我们将活动室自然区布置成散文中所描述的情境:秋游收集的稻谷、果园里刚摘来的橘子、小朋友带来的棉花、老师采集的五颜六色的野花……从而将散文的隐性美显性化、直观化,使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轻松地掌握和理解散文的内涵。又如在学习散文《彩色的秋天》活动中,我们允许幼儿在主题墙上把自己对秋天色彩的认识和理解尽情发挥:有的拿画笔尽情挥洒,有的将采集的红叶任意拼贴,有的将画报上的彩图贴了上去……这是孩子们对美的淋漓尽致的表现,使散文的内容得到了升华。
  2.软环境的影响支持。
  我们着力在生活环境的创设上下功夫,如一日活动中的午睡环节,我们运用“睡眠与文学艺术的陶冶”的实验成果,在幼儿午睡前十五分钟,创设倾听情境,由美文教师精选录制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经典美文,配以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床上闭目静听,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感知、体验、想象作品,从而愉快入眠。我们同时还利用社区资源,如电影院、话剧院、文化广场、家长身份、书店等,通过观看演出、参观“故事妈妈”的活动、听“记者爸爸”讲课等方式,营造文学氛围,激发幼儿对文学的向往之情。
  两年多来,我们在美文教育研究中摸索着、思考着,我们提倡的美文教育其精髓是“快乐美文”。
  “快乐”之一源自生活。我们的美文教育体现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因为儿童文学本身就是幼儿的天然读物,是幼儿生活体验的温床。它以诸如幻想、快乐、优美、荒诞等特点征服幼儿,使幼儿乐在其中。
  “快乐”之二源自教学方式。通过快乐、活泼、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渠道感受、感知,将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作品的美术性和音乐性有机相融,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乐的享受。多种游戏手段的运用,使幼儿在说说演演、做做玩玩中有机会去使用艺术工具,熟悉各种艺术形式,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参加语、美、音的艺术实践中自由想象、相互合作、愉快交往,从中获得审美、创造和游戏的快乐。
  “快乐”之三源自主题的拓展。儿童文学作品的多元价值,是通过主题学习的形式来实现的,以文学作品为主线构建的主题学习活动,拓展了文学作品的语言习得、文化启蒙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在超领域、弹性化的主题背景下,教师和幼儿都摆脱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幼儿在充足的时间、空间里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多渠道地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真正成为了主题活动的主人。这种学习始终以“幼儿文学与幼儿发展”为主线,通过主题背景下不同领域、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幼儿在全方位的整合活动中,分享更多经验,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