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趣味科学游戏

作者:刘 晨 曲 艳 祝迎春




  会运动的图画
  
  目的:使幼儿明白“视觉暂留”的原理。
  用具与材料:装订好的一叠32开白纸、画笔。
  做法及玩法:
  ①在每张纸的右下角画一个正在跑步的运动员,每张纸上的运动员姿势稍有不同,从准备跑步到跑出一步,直至第二步起跑,总共画8~10幅或更多的画。
  ②用手捏紧画好图画的这一叠纸,稍微捻一下,然后轻轻移动大拇指,让每张纸快速并匀速地翻过,这时就能看见一个正在奔跑的运动员的图画。
  人的眼睛有个有趣的现象:一张图画在眼前消失后,画的形象不会马上消失,还能保留1/16秒。所以当纸翻得足够快时,前一幅图画的样子还未消失,后一张图画又出现了,每张图画里运动员的姿态都不相同,我们就觉得运动员在不断运动了。这个泵理叫“视觉暂留”。小朋友喜欢的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来的。
  
  小冰人
  
  目的:使幼儿明白水在零度以下就成为冰。
  材料:水、橡皮泥
  做法及玩法:取一块橡皮泥,把一个小木偶在橡皮泥上按下去,橡皮泥就出现了一个小人模样的坑。在坑里灌满水,把橡皮泥放进冰箱里冷冻,两三个小时后取出橡皮泥,轻轻一磕,一个银光闪闪的小冰人就跳出来了。如果小朋友愿意,还可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冰飞机、冰轮船,还可以做个漂亮的冰奖章呢。
  水有气、液、固体的三态变化,把水加热它就会变成水蒸气,使水变冷至零度以下它就变成冰,所以用模子装满水再冷冻,就能制作出各种冰玩具。
  
  玻璃板上的游鱼
  
  目的:知道磁铁对铁制品具有吸引力。
  用具与材料:玻璃板、剪刀、磁铁、回形针、蜡光纸、画笔。
  做法及玩法:先沿着蜡光纸上画的轮廓剪下小鱼,然后在玻璃板上画出水纹和水草等。将回形针别在小鱼下部,手拿磁铁在玻璃板下面慢慢移动,小鱼便会跟着游起来。
  因为磁铁具有磁性,对铁制品有吸引力,所以小鱼随着磁铁的移动,在玻璃板上游起来。
  
  听从命令的潜水员
  
  目的:了解浮力的作用。
  用具与材料:有盖的塑料瓶(或玻璃瓶)、有一定深度的水桶(水池、水缸、水盆均可)。
  做法及玩法:
  ①把空瓶拧紧后放入水中,瓶子会浮在水面上。在空瓶里装满水,拧紧盖后放进水里,瓶子会一直沉到水底。
  ②把瓶里的水一点一点倒出来,每倒出一次就拧上盖放进水里试试。渐渐地,瓶子在水里下沉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如果瓶里的水量适合,你把它放在水中合适的深度,瓶子就会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既不沉入水底也不浮出水面,像个听话的潜水员。
  水对物体有浮力作用,当浮力大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时,物体就会浮上水面,反之,则会下沉。
  
  双色花
  
  目的: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是通过根和茎输送到叶和花瓣的。
  用具与材料:2支小玻璃管,红、蓝墨水,1朵盛开的白色花。
  做法及玩法:
  ①把2支小玻璃管各装大半管清水,往一支中滴人红墨水,往另一支中滴入蓝墨水,红、蓝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扩散。然后将2支玻璃管放在一个大玻璃杯里。
  ②选一朵盛开的小白花,把花梗剖成两半,分别插在红、蓝2个玻璃管内,几小时内,白色花便成了一半红、一半蓝的双色花了。
  花梗将吸入的带有颜色的水输送到花瓣,所以,花瓣出现了不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