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一首童谣的启示

作者:徐皖英




  《拉大锯》是一首我们十分熟悉的童谣。原句是这样的:“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带妞妞去!嗯……”这首童谣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最后一句十分有趣味。而教材上却将这最后一句改成了“大家一起去看戏”。相比之下,要少了许多童趣。我想小班幼儿情感外露,以直觉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进入情境。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使活动充满趣味,以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于是,我还是将最后一句改成“就是不带妞妞去!嗯……(作哭状)”,结果,孩子们在学的时候兴趣非常高,一个个学着假哭的样子,十分有趣,一首儿歌没几分钟就学会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精心选择趣味性强,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并对教材作适当的改变。如我在一本儿歌书上看到这样一首儿歌《秋天到》,原句是这样的:“秋天到,树叶飘,鸟妈妈,追着跑,她把树叶当宝宝。”这首儿歌有有趣的情节,又简短上口,而且适合当时的季节,就选了它作为教材,并在结尾处稍作改变,增加了一句疑问句:“咦,怎么错了?”用以表现鸟妈妈在找错宝宝后惊奇的样子。我将这首儿歌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时,他们都觉得十分有趣,尤其在我学鸟妈妈表演最后一句“咦,怎么错了”时,孩子们更是咯咯笑个不停。于是一首儿歌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掌握了。
  由此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需要形象的语言、有趣的情节和夸张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