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一只蝴蝶

作者:马汝蓉




  春光明媚,我和孩子们到公园里寻找春天。
  “嘘——别吵,快看!”玲玲边用手示意小朋友安静下来边压低声音说:“看!那边有只蝴蝶飞来了。”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只蝴蝶静静地落在一棵小草上,一对美丽的翅膀还一动一动的。
  我习惯性地问孩子们: “你们看看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呀?”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城城说:“它是黄颜色的。”翔翔说:“不对,小蝴蝶身上还有黑点呢。”小淡说:“它的身上有黄和黑。”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激动,我很是高兴。城城问:“蝴蝶在干什么呀?”有的孩子说:“它在休息。”有的孩子说:“它在吃草。”还有的孩子说:“小蝴蝶冬眠刚醒来。”我马上问:“小蝴蝶爱吃什么呢?小蝴蝶会冬眠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小蝴蝶要冬眠的,我冬天没看到过小蝴蝶。”
  “谁说的,小蝴蝶不要冬眠的。”
  “那你说冬天小蝴蝶到哪里去了?”
  “小蝴蝶要吃草的。”
  不对,小蝴蝶爱吃肉的。”
  小蝴蝶那么小,怎么吃得下肉呀!”
  孩子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过后又把疑惑的眼光投到我身上。我很尴尬,因为我对蝴蝶的了解也不多。于是我只好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今天回家请爸爸妈妈帮你查查关于蝴蝶的资料,看看小蝴蝶到底喜欢吃什么,小蝴蝶冬眠吗,明天回来告诉老师好吗?”孩子们痛快地答应着。我松了一口气!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搜寻关于蝴蝶的资料,脑海里始终浮现着公园里那只美丽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对呀,何不就此开展一个关于蝴蝶的主题活动呢!此时我又很庆幸了,庆幸自己把寻找答案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我相信孩子们明天带来的答案比我知道的会更正确、更全面。
  一只蝴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成活动和一次新的尝试。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孩子对知识的需求是不可预知的,作为幼儿教师在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幼儿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