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种出来的春天

作者:张喜凤




  “老师,为什么把种子埋在土里啊?”“老师,种子能吃吗?”“老师,花儿是由种子变的吗?”……幼儿对种子浓厚的兴趣,使我决定以种子为主题带领他们去探索种子的奥秘。
  
  制作种植器,幼儿是资源的收集者
  
  在制作种植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收集资源,我只提供幼儿收集不到的一些材料。(幼儿能自己做的,就让幼儿自己去做,教师没必要事必躬亲,只需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为幼儿提供支持和引导。)幼儿收集了很多材料,如可乐瓶、罐头盒、一次性杯子等。我让幼儿尝试着发现这些资源的可利用功能,指导他们将这些资源加工成种植器,让他们感受创造的乐趣和价值。我给幼儿提供了鸡蛋,请他们想办法获得完整的蛋壳。(教师为幼儿设立适当的冲突,引导他们探索解决冲突的不同途径,让他们体验成功解决冲突的愉快。)幼儿有的说:“给鸡蛋打个孔,蛋黄就能流出来了。”有的说:“用锥子钻个眼,蛋黄也能流出来。”有的说:“把鸡蛋在石头上轻轻磕,磕个小洞,让蛋黄流出来,再用胶布粘好。”……我建议幼儿回家试试,并请家长辅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幼儿带来完整的蛋壳后,我请他们把自己取得蛋壳的方法讲给大家听,(每个幼儿都有表达和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表达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共同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成功。)并给他们设置了第二个冲突——如何将蛋壳固定在架子上,他们尝试后选择了使用铁丝加固的方法。
  
  开展种植活动,幼儿是种植的主导者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种植器里种上种子,有的种上了小麦,有的种上了苹果籽,有的种上了熟瓜子……(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导者,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即使幼儿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预期目的,也应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幼儿能在尝试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我只是在幼儿遇到无法克服的难题时才适时地介入,强强不知道如何将水灌进蛋壳里,我提供了小漏斗、小勺子、小管子让他选择。(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大可不必直接将方法告诉幼儿,可提供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尝试中选择可行的方法。)在幼儿完成种植工作后,我向他们提出了问题:“哪些种子能长出小苗来?哪些种子不能长出小苗来?为什么?”(教师在幼儿探究的一个小阶段结束后,可用问题引领幼儿继续探究的方向,帮助幼儿概括和提升经验,保持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观察种子变化,幼儿是观察的记录者
  
  当种植器里的种子开始破土时,我给幼儿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观察种子是如何从土里钻出来的,观察哪颗种子先发芽的,观察那颗种子没有发芽……(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无意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提出具体的要求,确保幼儿的观察有的放矢。)并指导幼儿根据观察任务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能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能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做好记录,支持幼儿利用记录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幼儿陆续观察到:小麦是用嫩芽顶破土层的,蒜苗先长出了小芽,瓜子没有发芽……并在记录本上用文字或图形做了记录。在我和幼儿的精心照料下,种植器里发芽的种子越长越旺,可是瓜子还是没有发芽,圆圆跑过来问:“老师,为什么瓜子还不发芽呢?”其他幼儿听到了她的问题,都围了过来,静候我的答案。我觉得这是发起幼儿讨论的大好时机,于是问幼儿道:“你们谁知道瓜子为什么没有发芽呢?”(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抛出的问题,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发现答案。)幼儿有的说瓜子不该在春天发芽,有的说瓜子坏掉了,有的说瓜子是熟的……我没有肯定或否定幼儿的答案,而是让幼儿分别在种植器里种上熟瓜子、生瓜子、坏瓜子和好瓜子,让幼儿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教师与其告诉幼儿现成的答案,不如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寻找答案,无论幼儿找到答案与否,幼儿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能让幼儿学会探索,乐于探索。)
  在整个主题活动开展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学习方式探究性
  在本主题中,我一改以往灌输知识的做法,把主题转化为以幼儿探究为导向,始终以调动幼儿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让整个主题活动处处都是幼儿主动探究的场所。如我让幼儿探究制作各种各样的种植器,让幼儿通过种植不同的瓜子,探究瓜子为什没有发芽等。
  
  二、学习主体主导性
  在本主题中,我一改以往担当主导者的身份,把主题转化为以学习主体为主导,始终让幼儿主导着主题的开展,我只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如我让幼儿自己去收集资源,让幼儿自己种植种子,让幼儿自己做观察记录等。
  
  三、主题活动趣味性
  幼儿的兴趣是生成主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本主题而言,我不是依据自己的预先设想设置的,而是依据幼儿的兴趣生成的。由于幼儿对种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才引领他们一起去探索种子的奥秘,从而生成了以种子为主题的活动。幼儿的兴趣是主题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主题实施中我运用猜谜、故事、设疑等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如我给幼儿猜花生谜语,讲黑瞎子掰棒子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