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他们在前面带路

作者:薛 涛




  一
  
  我的文学启蒙大概不算晚。
  我出生的前一年,她就在一个叫五棵树的地方做了代课老师,那年她20岁。许多年前我去过那个地方,一心想找到那五棵树,可是举头望去,却见那里挺立着无数的树木,一直长到山上。平原在那里也到了边界,宽阔的视野结束了,幽深的山谷开始了。
  第二年我出生,她就转到先锋小学了。我八岁那年,爸爸用两根木头搭在小溪上面,我踏过小木桥去上学,她已经从五棵树小学调到先锋小学八年了。
  几岁的时候,她就做我的“语文”老师,教我识字读书了。她还告诉我别用左手拿笔,那样书写很不方便,最好和大家一样。我听她的话,硬是改用右手握笔。除了握笔,拿其他东西,我仍然是个十足的左撇子,她允许的。她还从学校拿《红小兵》杂志给我看,这帮助我提前认识了更多的字,知道了更多的故事。
  我家的土坯房西边一间是仓房,有一次我去里边找玩儿的东西,在一个柜子里翻出两本书,一本是《西湖民间故事》,一本是《鲁迅全集》(第二卷)。我先读《西湖民间故事》。不认识的字我去问她,再加上我的猜测,居然读了下去。从这本书里,我知道天底下有一个湖,叫西湖,比门前的池塘大多了美多了。那里有很多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济公、岳飞和秦桧……他们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我有了炫耀的资本,就跟伙伴们说,很远的地方有个湖叫西湖……同学们都说我在骗他们。他们不信,我信。《鲁迅全集》我读不懂,只是喜欢看书前面的照片。我问她,这个梳平头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印在这本书上。她告诉我,他叫鲁迅,是写这本书的人,所以照片印在这本书的上面。我便试探着问,将来我要是写书,我的照片也能印在书上了?她说是的,但是写书可是不容易的,你要努力。于是有很多天我都在想:将来也写一本书吧,写一本书吧……
  她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生命,而后又一直在身边陪伴着我长大,好像离开一步她都不放心。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她的名字叫贺荣。
  几年前开始,我的几篇小说陆续选入几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课本。我兴奋地把这些消息告诉她,她满意地笑笑,眼神中闪过些许的遗憾:她不能在课堂上讲授她儿子的作品了,几年前她以民办教师的身份退休了。
  
  二
  
  在横沟中学读书的时候,我也受惠于母亲的两个同事、我的两位老师,一位是语文老师孟庆远,另一位是地理老师强永飞。
  我经常去母亲的办公室吃午饭,自然认识了母亲的同事们。其中一位语文老师因为头发短、直立着,让我想起书上的鲁迅。在办公室里,我常常问他一些课本以外的问题,可是我没能考住他。于是我跟母亲说,要是他能做我的语文老师多好啊!没想到,一个新学期,他果然做了我的语文老师。这样一来,他就得经常接受我那些额外的问题了。有一回,他跟母亲开玩笑说,你家薛涛总是考我,迟早有一天我得被他“烤”糊。那时我写作文语言有点儿特别,有一回语文老师们批阅期末考试的卷子,卷子是封闭姓名的。他批到一篇好作文,觉得语言像我的,就给母亲看,母亲粗略看看也觉得是我写的。第二天卷子全部批完了,满分作文的作者也就揭晓了,果然是我。他对母亲说,这个孩子将来可能在这方面有些出息。母亲把他的评价告诉我,我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轮太阳。这个太阳,在我以后的写作生涯里从未降落过,特别是我面对文字黯然伤神的时候,它总是照亮我的前程,让我自信地写下去。
  强永飞老师是我的地理老师,可是他却是一位古典文学专家。我常常去他家里听他讲那些词人们的故事和作品。我彻底迷上了古典文学。跟他交谈,我总是恨自己知道得太少。为了能跟他谈出点见解,我就向他借了几本宋词方面的书,一顿恶补。那段时间,我完成课业,大半夜偷偷地拿出笔记本,把书上的宋词连同注解抄录下来。赶上夏天,我热得脱了背心,光着身子在灯下“笔耕”。那些蚊子本来是为着满屯子那一点儿稀有的灯光来的,远远飞来却见一个血性少年在灯下,于是就围住我猛叮。我也不管它们,用另一只手驱赶它们,这只手照常抄写,怎么也要完成当天的抄写计划才肯睡觉。他把我领进古典文学的大门。我的文学行程从我们的文学先人那里起步了。这保证我后来写出的汉字较少沾染“洋味”。
  
  三
  
  几年前我回家乡安葬奶奶。两个乡镇合并,母校已经搬进另外一所中学,它的旧址一天天落寞,半个操场成了荒草的天下。我在围墙外面站了一会儿,终于忍受不了操场上面的荒草,悄悄走开了。一路走去,发现我上学经过的车站也落寞着,火车对它视而不见,从它眼前飞驰而去连速度都不减。对此它竟然毫无办法。幸好那个票房还在,门口的两棵杏树还在,它们应该认识我的。
  强老师已经是那所合并后的中学的校长,他依然年轻,头发依然是卷的,他激动地跑下楼接我,然后陪我去看望几位老师。最先看望孟老师,他刚刚退休在家,头发乱乱的,见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满脸油光光地笑着。他一边打听着我母亲的情况,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杂志,从它的封面翻到封二、封三、封底,那上面印着我从小到大的照片。他告诉我,他是从一个学生那里看到的,然后跟那学生说,这上面的人是他的学生,然后要来留下了。他说他高兴。我低下头,觉得很惭愧,恨不能已经写出了杰作,也好有些底气。
  那天我们说了很多动感情的话。
  我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尽管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是你们都是好老师。
  [作家登台]
  薛涛,男,1971年3月生于辽宁昌图,现在营口日报社工作。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政协委员。
  主要文学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正午的植物园》《我家的月光电影院》等,长篇小说《精灵闪现》《废墟居民》《泡泡儿去旅行》《夸父与小菊仙》等近20部。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等奖项。多篇作品选入大学、中学语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