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略谈学生读书

作者:叶圣陶




  这是一篇教大家怎么读书的文章。我们都在读书,但怎样读书效果最佳,读课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不应该阅读课外书,课外书应该怎么阅读,叶圣陶先生都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去读书,那就仔细读读下面的文章,向叶圣陶爷爷学习读书经验。
  (小 丹)
  
  《北京日报》的编辑同志嘱我作文,谈谈读书。这个题目很宽,我思力滞钝,视力极差,只能就此刻想到的写一些,以应雅命。
  先说各级在校学生读各科的课本。各级学生入学,目的是去受教育,读课本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受教育还有其他手段。看动植矿物标本,做理化实验,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等,还有工艺实习,植物栽培,也可以说是读不用文字编写的课本。
  读课本切忌只听老师讲而自己少动脑筋,只顾死记硬背。自己动脑筋,多想想课本里说的现象、方法和道理,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想透了,其乐无穷,课本里讲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要是只顾死记硬背,就会觉得读课本是一件大苦事。好比欠了一笔债,非偿还不可,即使考试时得了100分,实际上可能50分也不值。
  学生读不用文字编写的课本也要注重动脑筋,多想想。多想想不会伤害神经,却能随时得到实益。
  现在说学生读课外书。有些学校不要学生读课外书,以为学生学好课本还来不及,哪有工夫读什么课外书。我是赞成让学生读课外书的,我想向那些不要学生读课外书的学校请愿,能不能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前提下,使学生容易而且善于学好课本?如果办得到,学生就有余暇读课外书了。课外书那么多,学生自己能挑选适于自己的程度和爱好的书来读固然好;老师能给他们帮助,因人而施,分别帮助他们挑选那就更好。我想认真负责的老师一定会乐此不疲的。
  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