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千字文》选读(一)

作者:赵生林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启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画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既是一首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它吧!
  主持人:小博士
  
  [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释义]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出处]
  “天地玄黄”出自《易经》。《易经》里说的是“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
  
  [知识链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说的是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色的,地的颜色是黄色的。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从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
  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发源,汇集于星宿海,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的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做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做宙,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