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扬扬读课文

作者:王鸳鸯




  我叫扬扬,或许是有幸于名字中带有一个“扬”字吧,大家都夸我总能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好听极了。不瞒你说,我还是班里的朗读大王呢,几次参加朗读比赛都拿了大奖,惹得同学们都红了眼,直吵着找我要“朗读秘诀”。其实秘诀谈不上,不过有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有一天,一个名叫秦焦意的人,有紧急事情打电话要找某部长黄寄楼,由于普通话不标准,两人的对话让大家把肚子都笑疼了。
  “请问部长在吗?”
  “我就是不讲(部长)。”
  秦焦意觉得纳闷,再说道:“黄部长在不在?”
  “我是忘记罗(黄寄楼)!”
  秦焦意真的发火了:“我有急事找他,你怎么一下不讲,一下忘记罗,你是在寻我开心吗?我告诉你,我是秦焦意,我要找部长讲话!”
  黄部长一听对方的话,也火了!他大声回答道:“你不要请教我(他把秦焦意听成请教你)!我就是忘记罗(我就是黄寄楼),我就是不讲(我就是部长)!”
  同学们,怎么样,这个小故事有趣吧?都是方言表达惹的祸啊。我们现在正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不但要说好普通话,而且还要加强平常的朗读训练。然而想读好一篇文章那是有窍门的。
  当你拿到一篇文章能正确、流利地读下来时,可别得意得太早,要知道这才是感情朗读的起步阶段而已。要想读出文章的感情,首先你要学会捕捉各种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像音乐课上,老师总要我们先搞明白这首歌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是雄壮的,还是抒情的。把准这道脉,唱出它的情感,你才能用歌声打动人。我们的文章基调花样儿还不少,你得对症下药;写景状物的文章可读得抒情优美些,速度稍快些,如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爬山虎的脚》,这时别忘了你是个伶牙俐齿的导游、讲解员,你极力地在你的声音里加上亮丽的色彩,你的客人也正为你的声音感动着呢。写人记事的文章就要看字里行间透出的人物情感,还要注意情感变化。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试着读读看。这时,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志愿军,面对着前来告别的曾为你冒险送食物、付出血的代价的朝鲜人民,读的时候,一股浓浓深情在心头荡漾。读书的时候,你不但要走进角色,体会场景,体验情感,你还特别注意抓住一些提示语,你看——小金花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干吗发这么大的狠?哦,原来是不共戴天的父仇呀。在你了解这背景后,你也会不由自主地一边读着文字,一边跺脚并抽动嘴角,狠狠地把句中的“一定”这个词重读。语调里的重音像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声绘色,加上你真情显露的表情、动作表演,你的同学也不由得要伴着你的声音攥紧了拳头,瞪大了眼睛。这时的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简直像个超级演员了。瞧,朗读就得要理解课文,反复多练,在字斟句酌上下工夫。
  朗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课外练读时,我常爱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自己的朗读配上音乐,当然音乐的基调要和我们的课文相呼应才行,可别瞎配音乐帮倒忙了。配上音乐,在乐声中动情地边朗读边表演,其乐融融。这种时候,喜欢自得其乐的我总不忘拿出台录音机或录像机录下这一切,把这快乐的瞬间记录下来。当你和亲人好友欣赏着自己录下的作品时,或许在大家的品评中你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此时来个“亡羊补牢”;或许在大家的掌声中,你的心里都被成就感充满了而洋洋自得。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方面的秘诀,你学会了吗?怎么样,有胆量来试试吗?我已为你架起了录像机等你上镜呢!
  
  [主持人的话]
  在扬扬充满自信得意的朗读经验介绍中,你取到了真经了吗?我给大家总结了扬扬的经验,那就是:1.先要读正确、流利;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找准基调;3.走进角色,置身其中;4.结合背景,体验情感;5.字斟句酌,反复推敲;6.演一演,录一录,议一议……你能用这些秘诀试试吗?
  
  [自我挑战]
  动物王国里每年一度的诗歌朗诵比赛就要开始了,小熊笨笨也报名参加了,可他什么也不懂,还好,猴子玲玲替他出了个主意——招聘一名指导老师。刚学过朗读本领的你敢去应聘吗?你会用刚刚学来的本领指导小熊吗?
  
  [思路点拨]
  1.根据主题选定内容;2.定好诗歌的情感基调;3.处理好停顿与重读,语调与语速;4.不妨配上合适的音乐。牢记这四大法宝,你尽管去报名应聘吧,不过等到小熊得奖,你领聘金之日,可别忘了谢谢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