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走近袁隆平

作者:吴 柳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道路上,他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格言,孜孜不倦地进行科研;他发明的杂交水稻为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世界上贫穷地区摆脱饥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谁呢?
  主持人:小博士
  
  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冲破经典遗传理论的束缚,发明了杂交水稻。这一划时代的贡献,在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促进世界的粮食增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国际同行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尊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则称他为“当代神农”。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接受了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颁发的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在鲜花和掌声中,走近袁隆平。他那超乎寻常的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的情操,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给人以极大的启示。
  袁隆平非常珍惜每一寸光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了解遗传学的不同流派,为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他选择研究杂交水稻这一高起点的世界性难题。科学创造,需要高瞻远瞩;攻克难关,需要找准突破口。袁隆平把握航向,奋力前进,十年磨一剑,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到“三系”配套成功,整整十年,用青春、理智、才能、忍耐和毅力迈过了一个个坎坷,赢来了胜利的曙光,那个“高产水稻梦”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杂交水稻的问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为解决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世界性饥饿问题提供了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认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如果在原地停滞不前,甚至吃老本,就会落伍,落后于时代。在科学研究中,必须有纵观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走到前沿,引领潮流。在他的带领下,杂交水稻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攻克两系法杂交水稻新技术、征伐超级稻、参与完成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有人问袁隆平取得成功的秘诀,他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巧妙地抓住和运用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征服一个个科学高峰后,又向新的目标迈进。袁隆平虽年逾七旬,但壮心不已。“人造食物”是袁隆平等科学家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构想:直接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来生产食品,即“人造食物”。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如果能够实现,就能够解决未来人口增长和粮食供求的矛盾,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我们尚不能评价“人造食物”的前景,但我们看到了袁隆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那种关注之情。让我们期待这位人民的科学家创造更多的奇迹吧!
  [思维互联网]
  小朋友,读了袁爷爷的“小传记”,是不是觉得袁爷爷很伟大呢?在他身上有没有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首先,袁爷爷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有“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是袁爷爷教我们走向成功的八字真经,大家要牢记在心!袁爷爷就是因为有这八个字的引导,才成了当今国际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其次,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跌倒了要勇敢地爬起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同学们,科学殿堂的阶梯并不高,我们要以袁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敢地向上攀登,最后我们也会像袁爷爷一样,在科学的殿堂里展示自己美丽的人生。